2024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 9 乌鸦喝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素材).docx
2024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9乌鸦喝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素材)
课题9乌鸦喝水主备教师
【课前解析】《乌鸦喝水》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课文以“乌鸦喝水为线索,围绕“乌鸦急着喝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描写了一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获得成功。关注课题:全文以课题“乌鸦喝水为线索展开有趣的故事情节,开头“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创设环境氛围,引发兴趣和思考。全文围绕“乌鸦喝水介绍一只乌鸦遇到喝水困难时能仔细观察想办法,最后喝到水的有趣故事,揭示课题《乌鸦喝水》。关注插图:全文共3个自然段,一幅插图,插图对应第3自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说图意,找出相对应语句。学生借助插图猜字、认字,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够逐步自主地梳理文本信息,较快地读懂故事内容。关注朗读:加强朗读的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第1段“到处”“喝不着水体会乌鸦想喝水喝不着水的焦急心情。问句的朗读是重点,“怎么办呢?”是乌鸦的自问,朗读时读出曲折调,将一只急于解渴而又不知所措的乌鸦活灵活现地呈现。教学中通过范读、引读、带读、表演朗读等方式,强化不同的语气和语句节奏,体会乌鸦遇到困难,靠自己想办法战胜困难的过程。关注自然段:认识自然段也是本课学习任务之一,是学生在第四单元初步认识自然段的基础上的复习与巩固。教学时引导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这一特点,让学生数数本课有多少个自然段,然后按自然段逐个学习。关注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学生在上一课已经练习根据问题,圈圈画画找出相关信息的学习方法,本课可结合课后第2题在朗读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课文中提取“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在交流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关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形近字对比记忆、根据形声字特点借助偏旁识字、组词等多种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共4个,书写时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的端正,不要偏斜。合体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两个部件的互相配合。教师示范时重点指导注意观察起笔位置和行笔的方向。学生书空练习生字书写,低年级书写时注意握笔姿势和坐姿。
【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会写“只、石等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并能说出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着水的。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并能说出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着水的。
【教学难点】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会写“只、石、见”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3.学习第1自然段内容。【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猜谜语。(出示课件3)浑身黑又亮,嘎嘎叫得响,不管冷和热,走路扇翅膀。(打一鸟类)预设:乌鸦教师追问:请你仔细观察这只小乌鸦,说说它长什么样?预设:乌鸦的羽毛是黑色的。2.对比识字,引出课题。教师引导:乌鸦这只小鸟浑身都长满了乌黑的羽毛。你们看“乌就是黑的意思,观察“乌”和“鸟有什么区别呢?预设1:“乌”比“鸟少一点。预设2:乌鸦全身都是黑色的,连眼睛都快看不到了,所以“乌”比“鸟少一点。教师点评: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乌鸦是一种乌黑的鸟,所以“鸦”是鸟字旁,同学们一起读“乌鸦。教师顺势引导:乌鸦虽然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却十分聪明。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认识一下这只乌鸦吧,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乌鸦喝水》。(板书:13乌鸦喝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出示课件4)2.交流初读情况。(1)(出示课件5)课文有3个自然段。(2)认读生字。(出示课件6)①指名学生认读,带拼音齐读,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难读的字,如“放、旁”是后鼻音,“进是前鼻音,与“进”读音相同,与“今读音近似;“处、找”是翘舌音。②去掉拼音齐读,开火车读。(3)认读词语。(出示课件7)①学生先自由认读,再带拼音齐读。②去掉拼音齐读。(4)“一的变调。(出示课件8)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乌鸦把小狮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指名学生读——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