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0《清平乐》(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

发布:2025-01-25约3.2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清平乐》(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清平乐》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感知,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诗词理解古代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3.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对诗词情感的理解和评价,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他人交流观点,提升合作学习意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和诗词鉴赏能力。他们对于古典诗词的兴趣较高,但对《清平乐》这类宋代词作的背景了解有限,对词的意境和情感把握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已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和诗歌表达手法,但对于词的独特韵味和结构特点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尚待提高。在阅读理解上,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待加强。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书面和口头表达上都有提升空间。

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情感态度有待培养,他们需要通过诗词学习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行为习惯上,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课堂参与意识。

综合来看,本节课的教学需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教学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诗词特点,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词的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涵。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表达手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

3.演示法: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诗词原文、作者介绍、背景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视觉冲击力。

2.互动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诗词解析、朗读练习,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3.音频资源:播放经典诗词朗诵,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音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清平乐》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引出课题:《清平乐》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背景介绍:介绍词人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清平乐》的写作背景。

2.词句解析:逐句讲解词意,引导学生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

3.词的艺术特色:分析词的结构、韵律、修辞手法等,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朗读练习:让学生跟读、默读、分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词义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巩固学生对词意的理解。

3.仿写练习:鼓励学生根据《清平乐》的词风,创作自己的小词。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这首词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回答: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学生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诗词,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词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什么?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七、总结与作业(5分钟)

1.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清平乐》背景音乐(1分钟)

2.提出问题: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钟)

3.引出课题:《清平乐》(2分钟)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背景介绍: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背景(3分钟)

2.词句解析:逐句讲解词意(10分钟)

3.词的艺术特色:分析词的结构、韵律、修辞手法等(7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朗读练习:跟读、默读、分组朗读(5分钟)

2.词义理解:提问和小组讨论(3分钟)

3.仿写练习: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小词(2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这首词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钟)

2.回答: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3分钟)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学生展示:展示自己创作的诗词(2分钟)

2.教师点评:点评学生的创作(3分钟)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