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0《清平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

发布:2025-04-09约5.0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清平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学习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清平乐》,通过阅读、鉴赏和写作,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学生在六年级上册所学的诗歌鉴赏和写作技巧相关,旨在巩固和拓展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写作水平。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通过《清平乐》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对古典文化的鉴赏能力;同时,通过仿写和创作,锻炼学生的文学表达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深入理解《清平乐》的意境和情感,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②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体会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

③学习并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并鉴赏《清平乐》中运用到的意象和比喻,以及它们在诗中的作用。

②掌握古典诗词的节奏和韵律特点,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

③在仿写和创作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诗歌作品,展现创新思维和个性表达。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清平乐》的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清平乐》相关的背景音乐、图片以及古典园林的图片或视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或电子白板,用于展示诗歌的结构分析、韵律特点和重点诗句。

4.教学环境:布置教室,设置分组讨论区,确保学生能够自由交流和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宋词《清平乐》。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闭上眼睛,深呼吸,想象一下,如果这首词描绘的是一幅画,那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停顿片刻,引导学生回答)

(2)很好,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这首词,感受它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清平乐》。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朗读完毕后,请同学们分享自己朗读的感受。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理解词意

(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思考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2)同学们,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美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词的具体内容。

2.分析意象

(1)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词中运用到的意象,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2)同学们,这首词中运用了“山”、“水”、“月”、“花”等意象,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分析修辞手法

(1)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词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2)同学们,这首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

4.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这首词,感受它的韵律美。

(2)同学们,这首词的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陶醉其中。

四、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1.仿写诗句

(1)请同学们根据《清平乐》的意境和韵律,仿写一句诗句。

(2)同学们,通过仿写诗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2.交流分享

(1)请同学们分享自己仿写的诗句,并说明自己的创作思路。

(2)同学们,通过交流分享,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总结全文,回顾反思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清平乐》,通过分析词意、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美,我们感受到了这首词的魅力。

(2)回顾反思:在学习这首词的过程中,我们有哪些收获?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如何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六、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回家后,再次阅读《清平乐》,思考这首词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2.请同学们根据《清平乐》的意境,创作一幅画或一段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知识点梳理

1.诗歌背景与作者介绍

-《清平乐》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作品。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2.诗歌形式与韵律

-《清平乐》属于宋代词牌,有固定的格律要求。

-诗歌的韵律特点是平仄相间,朗朗上口。

3.诗歌意象与象征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山水、月亮、花等,它们各自具有象征意义。

-意象的运用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4.诗歌情感与主旨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诗歌的细节描写,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