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8: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练习 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docx
课时8: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课时8: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练习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具体上课时间]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练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过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紧密围绕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旨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概念和方法,提高数学应用水平。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学生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情境,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同时,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难点:正确理解并建立数学模型,准确找到比较的两个量,以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解决办法:
1.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多百分之几”和“少百分之几”的概念,强调比较的基础是两个量的差值与其中一个量的比值。
2.运用直观的图形或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3.设计分层练习题,先从简单问题入手,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题技巧。
4.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通过合作学习促进理解和记忆。
5.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即时反馈,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的PPT演示文稿,以及实际生活中的数据案例,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3.实验器材:无需特殊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便于小组讨论的环境,每组学生围坐一起,方便交流合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并用百分比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情况呢?”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商品打折、人口增长率等,让学生初步感受百分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简短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百分比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百分比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过程:
讲解百分比的定义,即每百个单位中的部分数。
详细介绍百分比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3.实际问题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并学会解决方法。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实际问题案例进行分析,如比较两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增长率。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解题步骤和思路,让学生全面了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的解决过程,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并提出解题策略。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解题步骤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解题步骤。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实际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百分比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
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类似问题。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并撰写解题报告。
7.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过程:
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至少一个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