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 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发布:2024-09-09约3.8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实验活动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第七章实验活动9,内容涉及乙醇和乙酸的主要性质。教学内容包括乙醇和乙酸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具体内容包括:

1.乙醇的结构和性质:乙醇的分子结构,乙醇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性等,以及乙醇的化学性质,如氧化、脱水等。

2.乙酸的结构和性质:乙酸的分子结构,乙酸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性等,以及乙酸的化学性质,如酸解离常数、酯化反应等。

3.乙醇和乙酸的反应:乙醇和乙酸之间的酯化反应,以及乙醇和乙酸的酸碱性质。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1.学生已经学习过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已经学习过醇和酸的性质,对醇的氧化、脱水等反应以及酸的酸解离常数、酯化反应等有一定的了解。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对乙醇和乙酸性质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乙醇和乙酸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生运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科学态度: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负责的态度。

4.科学素养:通过学习乙醇和乙酸的性质,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生活的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乙醇和乙酸的结构和性质: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掌握乙醇和乙酸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乙醇和乙酸的反应:通过实验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乙醇和乙酸之间的酯化反应以及它们的酸碱性质。

难点:

1.乙醇和乙酸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学生难以理解分子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以及如何根据结构预测性质。

2.乙醇和乙酸反应的机理:学生对酯化反应的机理理解不清,难以解释为什么乙醇和乙酸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解决办法:

1.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乙醇和乙酸的结构和性质。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自己发现乙醇和乙酸的性质规律。

2.对于难点内容,可以通过动画或模型展示乙醇和乙酸的分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酯化反应的机理,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反应过程,加深对反应原理的理解。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实验室、显微镜、试管、烧杯、滴定管、电子天平、通风柜等。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化学课程网站、在线学习平台等。

3.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教程、在线实验模拟软件、学术期刊论文、化学教育网站等。

4.教学手段:讲授、实验演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引导、互动式教学、自主学习等。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乙醇、乙酸性质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乙醇和乙酸是什么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乙醇和乙酸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简短介绍乙醇和乙酸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乙醇、乙酸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乙醇、乙酸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乙醇、乙酸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乙醇、乙酸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乙醇、乙酸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乙醇、乙酸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乙醇、乙酸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乙醇、乙酸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乙醇、乙酸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乙醇、乙酸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乙醇、乙酸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