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 远离高压线》(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docx
《活动一远离高压线》(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一、设计思路
本课《活动一远离高压线》是针对五年级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高压线的危害,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课本,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设计思路以实践体验为主,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力求达到教学目标。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增强实践操作技能,学会实地考察;发展合作交流能力,提升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创新思维,通过案例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明确高压线的危险区域及其安全距离。
-强调安全用电原则,如不靠近、不接触、不爬越高压线。
-学习如何识别高压线和低压线,以及如何安全地报告电力故障。
2.教学难点:
-难点一:高压线危险性的直观理解。例如,通过模拟高压线产生的磁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高压线的潜在危险。
-难点二:安全距离的准确把握。例如,通过实际测量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在不同情况下应保持的安全距离。
-难点三: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例如,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与高压线相关的紧急情况。
-难点四:高压线故障报告的正确流程。例如,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如何迅速、准确地报告电力故障,以及如何配合电力部门的处理工作。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高压线安全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用于直观展示高压线的危害和安全知识。
3.实验器材:准备模拟高压线的安全距离模型,用于学生实际操作和体验。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布置实验操作台,确保教学环境安全、有序。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入话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高压线吗?它有什么特点?如果遇到高压线,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活动一远离高压线》,了解高压线的安全知识。”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展示高压线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高压线的特点。
-讲解高压线的危险性和安全距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高压线触电的严重后果。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识别高压线和低压线,以及不同类型高压线的安全距离。
-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高压线产生的磁场,增强对高压线危险性的直观理解。
-教师演示安全用电原则,如不靠近、不接触、不爬越高压线,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遇到高压线时的安全处理方法。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高压线故障时的应急处理,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高压线的危害和安全用电原则。
-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5.作业布置(5分钟)
-学生回家后,完成一份关于高压线安全的调查报告,包括调查地点、所见所闻、安全建议等。
-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高压线的历史与发展:介绍高压线的发明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电力设施安全知识:收集有关电力设施安全的相关资料,包括高压线、变压器、配电箱等的安全知识。
-电力事故案例分析:收集近年来发生的与高压线相关的电力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安全用电常识:整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安全知识,如家庭用电安全、户外用电安全等。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有关高压线的历史与发展、电力设施安全知识的书籍,了解高压线的发展历程和安全知识。
-组织学生参观电力设施,如变电站、配电室等,实地了解高压线的运行情况和安全措施。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电力事故案例,探讨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设计安全用电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电力安全知识的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邀请电力工程师或安全专家为学生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和维护。
-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调查家庭及周围环境中的电力设施,了解其安全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电力安全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电力公司官网、安全知识网站等,获取更多电力安全知识。
-设计手抄报、海报等,让学生展示所学电力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开展电力安全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共同提高安全意识。
七、板书设计
①高压线的基本知识
-高压线的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