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docx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课:“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本节课主要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和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展开,内容包括:
1.通过故事导入,引导学生了解眼睛的重要性。
2.学习正确的用眼姿势和习惯,如保持适当的阅读距离、定时休息等。
3.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视力,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4.指导学生进行眼保健操,强化保护视力的实际行动。
5.总结课堂内容,布置相关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和分享,增强其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沟通技巧。
2.增强学生的信息梳理能力,使其能够从生活中提炼出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和信息。
3.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其对爱护眼睛重要性的认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通过实践眼保健操,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增强其身体素养。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用眼方法和保护视力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个人经验的能力。
难点:
1.学生可能难以自觉实践眼保健操,形成长期的良好用眼习惯。
2.学生在讨论中可能难以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保护视力建议。
解决办法:
1.通过生动的案例故事和互动游戏,引起学生对眼睛保护的兴趣,使其主动学习正确的用眼方法。
2.分组讨论时,设置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梳理和分享个人经验,同时鼓励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
3.安排课后跟踪,通过家长监督和定期检查,确保学生能够坚持眼保健操的练习。
4.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提炼出可行的保护视力建议,并将其作为课后实践任务,以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提前发放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确保每位学生复习相关章节。
2.辅助材料:收集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3.实验器材:准备视力表和标准视力检测卡片,用于课堂上的视力测试活动。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每组配备白板和笔,方便学生记录和分享讨论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开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关于眼睛的图片,如美丽的自然风景、动人的亲情画面等,同时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这么美好的世界,靠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自然引出眼睛的重要性,进而导入新课“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2.讲授新知(20分钟)
(1)讲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眼睛是如何工作的。
(2)介绍不良用眼习惯对视力的影响,如长时间玩手机、看书姿势不正确等。
(3)教授正确的用眼方法和保护视力的知识,如保持适当的阅读距离、定时休息、做眼保健操等。
(4)分享一些有趣的眼睛保护小贴士,如多吃对眼睛有益的食物、进行户外活动等。
(5)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用眼经验和保护视力的方法。
3.巩固练习(10分钟)
(1)进行视力测试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视力检测的过程,了解自己的视力状况。
(2)组织学生进行眼保健操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3)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编写一份“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宣传标语,以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5分钟)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以下作业:
(1)记录自己本周的用眼情况,分析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份关于“家庭护眼计划”的实践活动,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用眼环境。
知识点梳理
1.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眼睛的组成部分: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眼睛的功能:接收光线,形成图像,传递视觉信息。
2.用眼卫生与保护视力
-正确的阅读姿势:保持书本与眼睛的距离为30-40厘米。
-避免在弱光或强光环境下阅读。
-每阅读20-30分钟后,远眺20秒,缓解眼部疲劳。
-定期进行眼保健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3.不良用眼习惯的危害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近视、散光等视力问题。
-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过多,影响睡眠质量,加重眼部负担。
-不良的阅读姿势,导致斜视、歪头等不良体态。
4.保护视力的方法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多吃富含维生素A、C、E和锌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坚果等。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并矫正视力问题。
5.眼保健操的正确方法
-按摩眼部穴位,如攒竹、太阳、睛明等。
-做眼球运动,如上下左右转动、远近聚焦等。
-按摩颈部,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6.家庭护眼措施
-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保持室内光线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