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外国文学名著”安排了《鲁宾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3篇长篇小说中的节选。《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通过故事梗概及节选的部分内容,向我们介绍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骑鹅旅行记》(节选)通过介绍小男孩尼尔斯的奇妙遭遇,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力;《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介绍了汤姆·索亚的一次传奇历险,让我们领略了外国小说的奇妙与精彩。阅读这些作品,学生不仅能随主人公一起游历,感受各国的风土人情,更能够随主人公一起成长,体验成长的欢乐和艰辛。
二、学情分析
高年级阅读和写作是学习的重点,因此,在教学这一单元内容时,要注意把握好教学的适切度,并关注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重视兴趣的激发,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引导学生讲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让学生感受外国文学名著的魅力。
三、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人文主题:外国文学名著
阅读训练要素:①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②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说话训练要素:①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②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写作训练要素:学习写作品梗概
四、教学目标与课时安排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5.鲁宾逊漂流记(节选)
2
会写15个字,会写20个词语。
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能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对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能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6.骑鹅旅行记(节选)
1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1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1
能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能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理由是否充分。
习作:写作品梗概
2
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作品梗概。
能与同学分享自己写得梗概,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语文园地二
2
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增强译本意识。
朗读并背诵一组出自《增广贤文》的格言和谚语。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3
能产生阅读世界名著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鲁宾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四部名著,了解故事内容。
能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能做读书笔记,与同学交流阅读收货。
配套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二、下列“籍”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书籍 B.国籍 C.学籍 D.党籍
三、下列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涯海角”指的是天的边缘、地的界限,形容风光奇特的地方。
B.“焉知非福”的意思是到现在还不知道是福是祸,形容一个人做了事情后忐忑不安的心情。
C.“乌合之众”是一个褒义词,形容许多组织性强、有较高修养的人聚集在一块,能散发出巨大的能量。
D.“聚精会神”“专心致志”都有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意思。
四、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6分)
1.爷爷告诫我读书时要认真、用心,更要下一番苦功夫,他常说:“读书须用意,。”?
2.听了教授的讲座,爸爸由衷地说:“真是,胜读十年书啊!”?
3.时间可以检验一切,正所谓“路遥,日久”。?
五、句子练习。(14分)
1.下列属于心理描写的一项是()(2分)
A.鲁滨逊又累又饿,心里想: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
B.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C.猫稍稍睁了睁眼睛,里面射出了一道寒光。
D.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
2.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表现了人们怎样的感情?()(2分)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A.难过B.痛苦C.激动、兴奋D.热烈
3.读一读,注意加点部分,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仿写句子。(4分)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害怕热爱厌烦忙碌薄火
?
4.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汤姆身体虚弱。汤姆还兴奋地给大家讲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2)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改为陈述句)
(3)猫对男孩说:“看在女主人的面子上,这次我饶了你。”(改为转述句)
六、课内阅读我最棒。(15分)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现在,我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