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美育和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关系研究.pdf

发布:2017-08-26约1.69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年4月 阴 山 学 刊 Apt.2009 第22卷 第2期 YINSHAN ACADEMICJOURNAL Vo1.22 No.2 美育与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关系研究 杨 杰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 100(O4) 摘 要: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 自身素质结构不完善而导致。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素质应是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的统一,美育可以有效地 改善理工科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模式,强化理性与直觉相统一的文化心理的形成。因此 ,理工科研 究生的培养 模式与课程设置等方面应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研究生;创新能力;美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CA0—0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1869(2009)02—0008—06 近年我国的高科技取得了长足 的发展 ,自主研 如何使科学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成为直接关系到人 发也有较大提高,但原创性研究成果相 比世界发达 类生存境遇的核心 问题 ,追求和谐成为人类发展的 国家明显滞后。科技国际竞争力落后于经济国际竞 永恒 目标 ,因此 ,作为肩负科学创造使命的理工科研 争力,在 GDP列居世界第 7位 的年份 ,科技竞争力 究生责任重大。理工科研究生具有和谐的意识体系 不过是第 28位 ;我国科学研究人员的绝对数量是世 不仅关系到未来科学的和谐发展 ,更是创造性思维 界第 4位,而科学研究和专利指标的国际竞争力分 诞生的摇篮。美育有利于建构人 的和谐的意识体系 别居于世界 的第 32和第 21位…( 。我们应该正 和促进形成有利于创造思维诞生 的文化心理机制。 视这样一个现实 :在某种程度上讲 ,我们的理工科研 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对象的差异与人的本 究生教育培养出来 的高层次人才的专业知识功底扎 质力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与客观世界的对象性 实,但创新能力比较薄弱,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和 关系,由此决定了人的复杂意识体系的不同构成。 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应 按照马克思实践论 的观点,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是 当成为当前理工科研究生教育的主旋律。然而 ,具 人们掌握世界的一切方式的基础 ,同时也是人们掌 有创新能力的理工科研究生人才应该具有怎样的素 握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 ,这是人对现实 的伦理实践 质,塑造具有这种创新能力素质的理工科研究生 的 关系,在它的另一端就是抽象的、理论思维的方式 , 教育培养模式又是怎样的等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 即人对现实的认识关系 ,在伦理实践关系和认识关 深入探讨。 系之 间是 “艺术 的、宗教 的、实践一精神 的”掌握方 式,即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于是,人与现实形成了 既相互联系又相互 区别 的三种基本 的对象性关系, 社会历史的发展使教育成为前所未有关注的焦 这使得整个人类社会构成了一个对象方面的真、善、 点,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教育被纳人生产力的 美与主体方面的科学意识、伦理意识和审美意识相 内在变量之中。创新成为当代社会 的主旋律,创新 对应的关系体系。人的主观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完整 能力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已成为教育界共识 。 的意识体系——科学意识、伦理意识和审美意识相 收稿 日期 :2o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