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pdf
《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1页
《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小数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
读写小数。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
兴趣。
二、教学内容
1.小数的概念:介绍小数的含义,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读法和
写法。
2.小数的运用:通过实例讲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测
量等。
3.小数的计算:学习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掌握计算法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小数点的位置及其对数值的影响,小数的加减法运
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小数卡片、计算器、PPT课件。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数实例,引发学生对
小数的兴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1页
《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2页
2.新课导入:讲解小数的概念,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读法和写
法。
3.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讲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测量
等。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5.练习巩固:布置一些小数的加减法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
1.小数的概念:介绍小数的含义,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读法和
写法。
2.小数的运用:通过实例讲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小数的计算:讲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七、作业设计
1.填空题:让学生填写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计算题:布置一些小数的加减法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3.应用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小组讨论、练习巩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
学生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规则。但在教学过程中,发
现部分学生对小数点的位置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讲解和练习。对于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
入的探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2页
《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3页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是小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容易出错的部分。在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中,小数点的对齐、进
位和借位的处理、以及最终结果的准确性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关键点。
小数点的对齐是小数加减法运算的基础。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
我们需要将参与运算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位数字
都在正确的位置上进行运算。例如,当我们计算0.25+0.3时,我们
需要将小数点对齐,即将0.25写成0.25,将0.3写成0.30,然后进
行相加。
进位和借位的处理是小数加减法运算中的另一个关键点。在小数
加减法运算中,当某一位的和大于等于10时,我们需要向前一位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