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新人教版.doc
Page1
第2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内容,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从中进一步学习简洁的数学推理。
2.通过应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3.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洁小数的大小,培育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驾驭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填一填。
7米3分米=()米
2.老师报以下小数,指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余学生在草稿纸上写。
九点五十点三二零点七五六百六十点八
三十六点七零点零八五千六百二十八点九
3.老师用卡片出示以下小数,开火车读一读。
6.597.20.48100.613.27
2.480.0312.46.097.20
二、谈话引入,教学新知
谈话引入:在一次跳远竞赛中,小刚的成果是2.9米,小明的成果是2.8米,两人都说自己比对方跳得远些,争得面红耳赤,不行开交。同学们想知道他俩究竟谁跳得远些吗?学了今日的学问,你就会知道答案。
(板书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1.在今年的田径运动会上,有四名男生参与跳高竞赛,成果如下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想方法给他们排出名次。
姓名小明小刚小强小林成果/米0.81.21.10.9
(1)小组探讨:怎样比较这四名同学的成果?
(2)沟通、汇报想法:
①0.8米=8分米1.2米=12分米
1.1米=11分米0.9米=9分米
②分别为8分米、1米2分米、1米1分米、9分米。
③视察法:出示卷尺,并在卷尺上标出四名同学跳高成果的刻度位置,让学生视察。
(3)结果:
第一名其次名第三名第四名
1.2米1.1米0.9米0.8米
1.21.10.90.8
2.师生共同小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老师:我们在比较小数大小时,可以采纳什么方法来比较呢?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沟通,接着全班沟通,最终自己总结)
采纳换算单位的方法,把较大的单位换算成小的单位;数轴比较法,把这些数依次在卷尺上标出,再比较其大小;整数比较法,即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个数就大;位数不同,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先比较非常位上的数,非常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3.解决问题:同学们,学完了这节课的学问,现在你们谁来帮老师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呢?并说说你的想法。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共享一下。(强调:比较小数的大小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比较小数的大小。可以适当的采纳换算单位法,数轴视察法等,其中整数比较法要留意让学生说清晰其比较过程,老师适当地帮学生补充完整。)
【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第一名其次名第三名第四名
1.2米1.1米0.9米0.8米
1.21.10.90.8
方法:换算单位、图形比较、数轴比较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的学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驾驭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驾驭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留意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创设了较为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识的情境中(跳高竞赛)感悟小数的含义,体现数学回来生活的思想,让每一个学问点都充溢生活的气息。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生活阅历,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干脆的感观,留意所学学问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在学完新学问后,让学生解决引入新课时提出的问题,体会首尾呼应的课堂教学。总体来说,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思索空间,创设合理情境,奇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从而让学生自主构建小数大小比较的多种方法,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