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ppt
附:诗歌《绿色的世界》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小猫,绿色的甜糕,绿色的手套。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到处都是绿、绿、绿。当我把绿色的眼镜拿掉,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第30页,课件共6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和快乐的情绪。2.尝试用诗一般的眼光观察周围生活,大胆进行艺术想象。3.尝试仿照诗歌结构,想象仿编出新的诗句。活动准备1.绿色眼镜3--4副;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一盒。硬纸板眼镜架、各种颜色的圆形玻璃纸若干。第31页,课件共6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活动过程活动一欣赏活动1.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教师富有表情地、生动地朗诵一遍诗歌,然后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绿色的世界”。2.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这首小诗说了什么?绿色的世界里都有些什么?引导幼儿边阅读幼儿用书边讨论。第32页,课件共69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提问讨论后,教师取出绿色眼镜,让幼儿轮流戴着试看周围的世界,对“绿色世界”有个感性印象。4.教师再进行第二遍诗歌朗诵。朗诵之后要求幼儿讨论“为什么一切都变成绿色的呢?”“你戴上绿眼镜后看到什么东西变绿了?”5.教师带领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2~3遍。第33页,课件共6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活动二做眼镜向幼儿提供教师事先准备的硬板纸眼镜架和各种颜色的圆形玻璃纸,如红色、黄色、蓝色、紫色等,让幼儿将玻璃纸贴在眼镜架上,做成彩色眼镜。第34页,课件共6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活动三看看周围世界要求幼儿戴上彩色眼镜,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周围世界是什么颜色,然后让幼儿轮换着戴上自己做的各色眼镜,出去走一圈。教师指导幼儿看一看透过不同颜色的眼镜,周围世界变成了什么样,从而更深地理解、体会作品中描绘的“绿色世界”,并将作品的经验与个人的经验联系起来。第35页,课件共6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活动四诗歌仿编活动1.复习诗歌。教师带领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两遍。2.在幼儿欣赏理解,并迁移作品经验之后,引导幼儿仿照作品原有的结构画面,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想象仿编新的诗歌段落。如将“红”替代原有诗歌中的“绿”。如果幼儿在仿编过程中能够改换画面中的具体形象,那么就可以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所见纳入到诗歌中去。教师可先作出示范,以“红”替换“绿”,从而仿编出诗歌来,接着要求幼儿用“黄”、“蓝”、“紫”等颜色替换。尤其注意让在这方面有实际体验的幼儿来仿编。第36页,课件共69页,创作于2023年2月3.仅以“红”色替换“绿”,可能仿编的诗歌为“红色的天空;红色的小猫;红色的甜糕;红色的手套。这儿,一片红;那儿,一片红。到处都是红、红、红。当我把红色的眼镜拿掉,红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4.在幼儿准备状态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幼儿用“紫”颜色和所见具体形象仿编出内容差异更大些的诗歌。比如:“紫色的天空;紫色的云朵;紫色的小鸟;紫色的树;这儿一片紫;那儿,一片紫;到处都是紫、紫、紫。当我把紫色的眼镜拿掉,紫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第37页,课件共69页,创作于2023年2月5.当幼儿编出各种颜色的诗歌段落后,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将几个段落串连起来,形成一首较长的“多彩的世界”的诗。活动延伸:要求幼儿回家后把所学诗歌《绿色的世界》朗诵给家人听;也可建议家长和幼儿一起仿编或创编诗歌。第38页,课件共6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早期阅读第39页,课件共6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早期阅读的内涵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第40页,课件共6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早期阅读活动目标???A、喜欢看书,能领会图画书中的人物情节。???B、爱护图书,知道书中的画面与文字的对应关系,能与同伴合作制作简单的图画。???C、能将图画书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能感受语言和符号的转换关系。???D、积极学认汉字,了解认读规律,并将已掌握的字词运用于生活中。???E、掌握基本的书写姿势,在有趣的图书制作中做好写字的准备。(重点:阅读习惯、技能)第41页,课件共6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早期阅读活动的教学步骤1.幼儿自己阅读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闻不问。2.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