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3课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案新人教版.docx
Page2
第13课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和驾驭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娴熟、正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培育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和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驾驭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和驾驭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明明和红红最爱看动画片了,上个星期天,明明看动画片用了0.8小时,红红看动画片用了45小时。他们俩谁看动画片的时间多些?
让生先同桌沟通想法,后全班反馈。反馈时,引导学生明确:要解决“他们俩谁看动画片的时间多些?”这个问题,事实上就是比较0.8和45的大小。
2.引入课题。
师:0.8和45,他们一个是小数,一个是分数,我们无法干脆进行比较。不过大家不要灰心,学了今日的学问,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板书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二、互动新授
1.小数转化成分数。
师:我们首先来探究怎样把小数转化成分数。
(1)课件出示例1题目。
(2)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3)全班反馈。
①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算式:
方法一:3÷10=0.3(m)3÷5=0.6(m)
方法二:3÷10=310(m)3÷5=35(m)
②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同学们能不能说说310m和0.3m、35m和0.6m有什么关系吗?
(0.3=310,0.6=35)
(4)探究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师:从0.3=310,0.6=35,大家能不能思索一下怎样才能把小数化成分数呢?这个问题我们仍旧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沟通一下,说说各自的想法。
①学生进行沟通、互动。(师在巡察的过程中,可提示从小数的意义这方面去考虑)
②全班反馈。
老师依据学生汇报,并小结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分数时,先把小数写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约成最简分数。
(5)即时练习。
①完成教科书第77页“自己试一试”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转化的过程。
②解决新课导入时,情境提出的问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让生说说转化的过程。通过反馈,使学生明确因为0.8=45,所以两人看动画的时间一样多。2.分数转化成小数。
师:接下来,我们接着来探究分数是怎样转化成小数的。
(1)课件出示例2的题目。
(2)师生共同分析题意。
师:这6个数怎么化简成小数?请同学们同桌之间沟通一下想法。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沟通、互动,后全班反馈。
②依据分数的不同特点、学生大致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反馈:
方法一: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依据小数的意义可以干脆写成小数。如:710=0.7,39100=0.39。
方法二:分母能转化成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可以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原来的分母转换成10,100,1000…的分数,然后再依据小数的意义写成小数。
如:34=3×254×25=75100=0.75。
方法三:依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遇到除不尽的,可以依据须要保留几位小数。如:29=2÷9≈0.22。
③方法比较,优化选择。
通过比较,学生不难看出:用分子除以分母这种方法是分数化成小数的通用方法。
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探究出了分数化成小数的通用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假如除不尽,可依据须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日我们学习了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大家在运用时,肯定要仔细视察数的特点,敏捷选择方法,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例1:
例2:710=0.739100=0.3934=3×254×25=75100=0.7529=2÷9≈0.22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联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1.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分数和小数互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分数与小数互化这部分学问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还是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无不是以它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他们熟识的生活情境,通过解决情境所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分数和小数互化的必要性。
2.以合作沟通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中,我采纳了“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方式,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尤其是在探究分数化成小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去发觉分数化成小数的不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分数的特点不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