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次函数》复习教案.doc

发布:2019-04-17约1.9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次函数》复习教案 贺中心校 李小俊 学习目标: 1. 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表达式、图象的性质; 2. 体会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方程之间的联系; 3. 利用函数(或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表达式、图象的性质. 学习难点:利用函数(或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点滴,理清复习思路 1.一次函数的有关概念:一般的,形如 (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0时,一次函数y=kx+b就变为 (k为常数,k≠0),这时我们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一般地,形如 ______________(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还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一次函数的性质: (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经过点 和点 的 ;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一条经过 的 . (2)当k0时,y随x值的增大而 ;当k0时,y随x值的增大而 . (3)在一次函数y=kx+b中,当k0时,其图象必经过第 象限;当k0时,其图象必经过第 象限. (4)一次函数的图象与k、b的符号关系(根据表格填空) 当k0,b0时,图象经过第 象限.图象不经过第 象限. 当k0,b0时,图象经过第 象限.图象不经过第 象限. 当k0,b0时,图象经过第 象限.图象不经过第 象限. 当k0,b0时,图象经过第 象限.图象不经过第 象限. (5)k相同时,两直线 ; b相同时,两直线相交于同一点( , )。 二、具体实例分析,自主合作交流 例1:当n为何值时,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此时函数图象在什么象限? 变式:若此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呢? 例2:如果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1:一次函数y=kx+b与y=2x+1平行,且经过点(-3,4),则表达式为 . 变式2:如图,该直线是某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3:把y=2x的图象先向上平移两个单位,再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 . 三、一次函数图象,开拓空间想象 1、点P(a,b)在第二象限,则直线y=ax+b不经过第 象限。 2.函数y=kx-2与(k≠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 3.如图,直线l1、l2的交点P的坐标可以看作方程组 的解。 四、函数综合运用,提升能力素养 兴趣思考:如果已知矩形的周长为3,面积为1,那么是否存在一个矩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周长和面积的二倍? 如果设所求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x和y,则可以得到怎样一个方程组? 你是如何解出这个方程组的?有什么简便方法吗? 怎样把它们抽象成函数关系式?能在下图中简单画出它们的图象吗? 它们的交点情况与根的判别式有何联系? (5) 试解方程和,总结一般规律。 课后反思: 本堂课立足于学生的“学”,要求学生多动手,多观察,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对比、归纳的思想方法。在对比和讨论中,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去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上采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感知数学的奇妙. 1.在本课时的师生互动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使他们有成功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2.尽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地“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理论来自于实践,而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哲学思想。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即时训练——巩固新知。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几组即时训练题,把配套练习中的习题熔入即时训练题中,通过学生的观察尝试,讨论研究,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 4.对白板的操作不够熟练,能力提升题目标不够明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