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考试练习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考试练习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癖好(pǐ)氛围(fèn)字帖(tiè)锲而不舍(qiè)
B.模样(mú)埋怨(mán)脊梁(jǐ)强词夺理(qiǎng)
C.勾当(gōu)炽热(chì)提防(dī)戛然而止(jiá)
D.粗犷(kuàng)歼灭(jiān)嫉妒(jí)莘莘学子(shēn)
答案:B
解析:A项“氛围”的“氛”应读“fēn”;C项“勾当”的“勾”应读“gòu”;D项“粗犷”的“犷”应读“guǎ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其中包括《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等。
D.《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他与法国作家夏尔·佩罗、德国作家格林兄弟等并称为“世界童话大师”。
答案:C
解析:《白雪公主》出自《格林童话》,不是《安徒生童话》。
4.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A.排比拟人
B.反复拟人
C.排比比喻
D.反复比喻
答案:B
解析:“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作者对春天的急切盼望之情;“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天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的愁心寄托给明月,让明月伴随着友人一直到夜郎以西,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归雁”传递家书,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有对家书能否送达的担忧。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直接抒情,点明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其中“断肠人”指的是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答案:C
解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并没有对家书能否送达的担忧,这里借归雁传递家书,是一种美好的期望。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三人行,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
答案: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出自《论语》,这两句话强调了学习他人长处、改正自己短处的重要性。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答案: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解析:这是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
3.《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此句点明了游子在夕阳西下时的孤寂愁苦,直抒胸臆。
4.《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这句话说明了只学习不思考和只思考不学习的弊端,强调了学习和思考要相结合。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并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解析:“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牵挂。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
解析:把“他”比作“小鸟”,形象地写出了他的快乐。
2.《论语》是孔子编写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
答案:×
解析:《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并非孔子编写。
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
解析:“低唱”“弹琴”把油蛉和蟋蟀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行为。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