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测试题考试练习题+深度解析.docx

发布:2025-03-31约5.74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测试题考试练习题+深度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xiá)慰藉(jí)戛然而止(jiá)

B.讪笑(shàn)执拗(niù)参差不齐(cēn)

C.提防(tí)炽热(chì)忍俊不禁(jīn)

D.星宿(sù)伫立(zhù)言简意赅(gāi)

答案:B

解析:A项“慰藉”的“藉”应读“jiè”;C项“提防”的“提”应读“dī”;D项“星宿”的“宿”应读“xi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C

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他的演讲,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语言________,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2)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________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

(3)我们要________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A.简洁坚持不懈保持

B.简捷锲而不舍维持

C.简洁锲而不舍保持

D.简捷坚持不懈维持

答案:C

解析:“简洁”侧重于说话、行文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侧重于简便快捷。根据语境,(1)应选“简洁”。“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指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二者意思相近,但“锲而不舍”更强调有毅力。(2)选“锲而不舍”更合适。“保持”指维持某种状态使不消失或减弱;“维持”指使继续存在下去,保持。(3)用“保持”更恰当。

5.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3)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A.排比比喻拟人引用、比喻

B.反复比喻拟人引用、比喻

C.反复排比、比喻拟人引用、比喻

D.排比排比、比喻比喻引用、拟人

答案:C

解析:(1)“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既是排比,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3)“害了羞”将薄雪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4)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同时“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答案:悠然见南山

解析:这是名句默写,注意“悠”的写法。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天涯若比邻

解析:“涯”不要写成“崖”。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济”“沧”要正确书写。

4.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在乎山水之间也

解析:注意句子的完整性。

5.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此句为千古名句,要准确记忆。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答案:正确

解析:“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他们在初唐诗坛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答案:正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