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5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考试测试题试卷(含答案).docx
最新2025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考试测试题试卷(含答案)
2025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考试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xiá)稽首(qǐ)拘泥(ní)吹毛求疵(cī)
B.亘古(gèn)翘首(qiáo)锃亮(zèng)戛然而止(jiá)
C.箴言(zhēn)桑梓(zǐ)教诲(huǐ)间不容发(jiān)
D.荣膺(yīng)炽热(zhì)斡旋(wò)强词夺理(qiǎng)
答案:B
解析:A项“拘泥”的“泥”应读“nì”;C项“教诲”的“诲”应读“huì”;D项“炽热”的“炽”应读“c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静谧鞠躬尽瘁妇孺皆知锋芒必露
B.懊悔一拍即合杂乱无张参差不齐
C.撺掇大彻大悟参差不齐鞠躬尽瘁
D.屏嶂鞠躬尽瘁参差不齐一拍即合
答案:C
解析:A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B项“杂乱无张”应为“杂乱无章”;D项“屏嶂”应为“屏障”。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他是一个非常______的人,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2)我们要______自己的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3)他的演讲非常______,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
A.明智热爱精彩
B.聪明喜爱出色
C.明智喜爱精彩
D.聪明热爱出色
答案:A
解析:“明智”侧重于懂事理、有远见、想得周到,“聪明”侧重于智力发达,思维敏捷。结合语境,(1)句用“明智”更合适。“热爱”比“喜爱”的程度更深,对国家应该用“热爱”。“精彩”侧重于出色、绝妙,“出色”侧重于超过一般、有特色,(3)句用“精彩”形容演讲更恰当。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答案:C
解析:A项“不可救药”指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用在此处程度过重;B项“随声附和”指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含贬义,与语境不符;D项“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与语境不符。C项“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使用恰当。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无正确选项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D项语序不当,应先“发现”再“解决”。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这些诗以“母爱”“童真”和“自然”为主题。
答案:BCD
解析:A项《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不是孔子及其弟子编写。
7.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3)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A.反复比喻、排比拟人
B.排比比喻、排比比喻
C.反复比喻、拟人比喻
D.排比比喻、拟人拟人
答案:A
解析:(1)句“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2)句把“红的”“粉的”“白的”分别比作“火”“霞”“雪”,同时三个句子结构相同,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3)句“害了羞”把薄雪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8.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