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硫酸亚铁铵的制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一. 实验目的
学会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制备硫酸亚铁铵。
从实验中掌握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复盐的性质
掌握水浴、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
学习pH试纸、吸管、比色管的使用
学习用目测比色法检验产品质量。
二. 原理
铁屑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与硫酸铵作用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硫酸亚铁铵。
Fe + H2SO4 = FeSO4 + H2 ↑
FeSO4 +(NH4)2SO4+6H2O = FeSO4(NH4)2SO4·6H2O
由于复盐的溶解度比单盐要小,因此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后,复盐在水溶液中首先结晶,形成(NH4)2FeSO4·6H2O晶体。
比色原理:Fe3+ + n SCN- = Fe(SCN)n(3-n) (红色) 用比色法可估计产品中所含杂质 Fe3+的量。Fe3+由于能与SCN-生成红色的物质[Fe(SCN)]2+,当红色较深时,表明产品中含Fe3+较多;当红色较浅时,表明产品中含Fe3+较少。所以,只要将所制备的硫酸亚铁铵晶体与KSCN溶液在比色管中配制成待测溶液,将它所呈现的红色与含一定Fe3+量所配制成的标准Fe(SCN)]2+溶液的红色进行比较,根据红色深浅程度相仿情况,即可知待测溶液中杂质Fe3+的含量,从而可确定产品的等级。
三. 仪器及药品
1.仪器:
台称,布氏漏斗,抽滤瓶,比色管(25ml),水浴锅,蒸发皿,量筒(10、50ml),酒精灯。
2.药品:
3mol·L-1H2SO4溶液,铁屑,(NH4)2SO4(固体),1mol·L-1Na2CO3溶液,0.1mol·L-1KSCN溶液,pH试纸。
四.物理常数
表1几种物质的溶解度(g/100gH2O)
0℃
10℃
20℃
30℃
40℃
FeSO4·7H2O
28.8
40.0
48.0
60.0
73.3
(NH4)2SO4
70.6
73
75.4
78.0
81
FeSO4·(NH4)2SO4
12.5
17.2
26.4
33
46
FeSO4·(NH4)2SO4·6H2O
17.2
31.0
36.47
45.0
—
表2不同等级标准溶液Fe3+含量
规格
Ⅰ
Ⅱ
Ⅲ
Fe3+含量(mg)
0.050
0.10
0.20
五. 实验步骤
硫酸亚铁制备
铁屑
铁屑 1g
H2SO4 3mol/L 5mL
7.5g
水浴加热,348K
趁热
过滤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缓慢冷却水浴加热出现结晶膜加Fe
缓慢冷却
水浴加热
出现结晶膜
加Fe SO4
调PH值
配(NH4)2SO4
饱和溶液
抽滤、称重
抽滤、称重
配(NH4)2SO4饱和溶液:
(NH4)2SO4)的质量:0.005L*3.0 mol/L*132 g/mol = 1.98g,
量取水:75:100 = 1.98/x, x= 1.98*100÷75=2.64g (水) = 2.64mL
(2*:也可以将称取的(NH4)2SO4 加到Fe SO4的溶液中,添加少量的水使之溶解,水浴加热出现结晶膜,缓慢冷却)
Fe3+的限量分析
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得到0.1mg/|mL的Fe3+
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得到0.1mg/|mL的Fe3+标准溶液
制备不含氧的水(可在实验前进行)
0.8634g NH4Fe(SO4)2
12H2O溶于水(含2.5mL浓硫酸)
称1g样品 于25mL比色管
加2mL 3mol/L HCl、15mL不含氧水、振荡、加1mL 25% KSCN溶液、加不含氧水至刻度
12H2O溶于水(含2.5ml浓硫酸)
分别取0.5mL、1mL、2mL Fe3+标准溶液于25mL比色管
加2mL, 3mol/L HCl、15mL不含氧水、振荡、加1mL 25%KSCN溶液、加不含氧水至刻度
12H2O溶于水(含2.5ml浓硫酸)
不含氧水的准备 :在250mL锥形瓶中加热150mL纯水至沸,小火煮沸10~20分钟,冷却后备用。
六. 记录
实验现象:
铁屑与硫酸反应时溶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出现。
趁热过滤后,滤液无色。
硫酸亚铁铵溶液加热蒸发后晶体呈浅绿色。
产量:
理论产量:
Fe — FeSO4 — (NH4)2SO4·FeSO4·6H2O
56 392
1 7
m (NH4)2SO4·FeSO4·6H2O) =(392)/56=7g
产率: /7.0 *100% = %
七.操作要点
1.制备硫酸亚铁的反应过程中,需不断加水以补充失去的水份直至反应不再有气泡放出为止。趁热减压过滤。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