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糖代谢详解.ppt

发布:2016-05-21约6.42千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 生理意义: (1)磷酸戊糖途径是体内利用葡萄糖生成5-磷酸 核糖的唯一途径。为体内核酸的合成提供了原料。 (2)NADPH的生成及其功用:磷酸戊糖途径的另一主 要生理意义是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NADPH。 NADPH的功用: ?在脂肪酸及胆固醇等物质的生物合成中提供氢,作为供氢体。 ?NADPH作为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对于维持细胞中还原型 谷胱甘肽(G-SH)的正常含量,从而对维持细胞特别是红细 胞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 ?NADPH参与肝脏内的生理转化反应。 (3)通过磷酸戊糖途径中的转酮醇基及转醛醇基反应, 使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庚糖在体内得以互相转变。 第六节 糖异生(Gluconeogenesis) 概念: 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 CH3 C = O COOH COOH COOH CH2 C O 丙酮酸 羧化酶 磷酸烯醇式 丙酮酸羧激酶 CH2 C – OPO32- COOH 丙酮酸 草酰乙酸 磷酸烯醇式 丙酮酸 (1) 一、糖异生途径 ATP ADP+Pi CO2 GTP GDP+CO2 (2) CH2OPO32- | C=O HOCH HCOH HCOH CH2OPO32- + H2O 果糖二磷酸酶 CH2OH C=O HOCH HCOH HCOH CH2OPO32- + Pi2- 1,6-二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 (3) OH o OH OH OH CH2OP32- + H2O 葡萄糖6磷酸酶 OH o OH OH OH CH2OH 6-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 注意点: 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果糖二磷酸酶,葡萄糖磷酸酶。 二、调节: (1)当肝细胞内甘油,氨基酸,乳酸及丙酮酸等糖异生的原料增高 时,糖异生作用增强。 (2)丙酮酸羧化酶必须有乙酰CoA存在时才有活性。 (3)ATP可抑制磷酸果糖激酶,激活果糖二磷酸酶,而ADP和AMP 的作用正好与ATP相反。故ATP能促进糖异生;ADP与AMP则 抑制糖异生。 (4)激素调节 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诱导肝细胞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生成。 ?促进脂肪动员 脂肪酸 分解 乙酰CoA 激活丙酮酸羧化酶 甘油:糖异生原料。 糖皮质激素 ?诱导肝脏合成糖异生的四种关键酶,特别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 促进肝外组织蛋白分解 促进脂库动员 糖异生原料 胰岛素 ?抑制四种关键酶的合成。 ?对抗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抑制糖异生 三、 生理意义 (1)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2)补充肝糖原。 (3)调节酸碱平衡。 四、乳酸循环 葡萄糖 丙酮酸 乳酸 葡萄糖 丙酮酸 乳酸 乳酸 葡萄糖 NADH NADH 肝 血液 肌肉 糖异生 糖酵解 去路 来源 食物中糖 肝糖原 非糖物质 血糖 3.89-6.11mmol/L 消化吸收 分解 糖异生 尿糖 8.89 mmol/L CO2,H2O,能量 氧化分解 肝糖原,肌糖原 合成 其它糖及糖衍生物 非糖物质 转变 第七节 血糖及其调节 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二、血糖水平的调节 1.胰岛素: 促进肌细胞、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 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加快糖有氧氧化 抑制糖异生作用 减缓脂肪的动员,从而减少脂肪酸对糖氧化的抑制 2. 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分解 促进糖异生 促进糖异生 3. 糖皮质激素: 促进糖异生 抑制肝外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协助促进脂肪的动员 4. 肾上腺素: 加速糖原分解 促进肌糖原酵解生成乳酸,加快糖异生 三、血糖水平异常 高血糖 及糖尿症 (hyperglycemia and glucosuria) 空腹血糖7.22-7.78 mmol/L 肾糖阈:血糖8.89-10.00 mmol /L 常见原因:糖尿病 低血糖(hypoglycemia) 空腹血糖3.33-3.89 mmol/L 常见原因:胰性、肝性、内分泌异常、肿瘤、饥饿 复习题 葡萄糖是如何在缺氧状态下转变成乳酸的?有何意义? 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需经过哪些关键反应?各由哪些关键酶催化? 一克分子葡萄糖所生成的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可生成多少克分子ATP? 叙述血糖的正常含量、来源、去路、调节和意义 本章所述代谢中共涉及多少关键酶?它们是哪些? 磷酸戊糖途径有何重要意义 试述肝脏是如何合成和分解糖原?受什麽因素调节? 二、糖酵解的调节 6-磷酸果糖激酶-1 6-磷酸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