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与服务管理电子教案 26-测试网络环境.doc
PAGE1
Linux操作系统教案(26)
教学标题
项目一测试网络环境
授课班级
课时
2
场地
4302
时间
星期二
授课教师
唐乾林
教学设计
1.项目/任务价值
测试网络环境
2.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利用讲授的课程学习方法学习本课程;
2能准确表达出测试网络环境的概念;
3会使用测试网络环境的命令进行测试;
能力目标
1能表述清楚测试网络环境的概念;
2能使用测试网络环境的命令测试;
思政-素质目标
1线上线下结合,引导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3养成小组沟通协作共同学习,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能按照实训6S管理要求做好课前的准备,课后的整理工作,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5适当讲述励志小故事,正向引导学生的价值观
3.学习内容
1任务描述
2知识准备:课程的导学;测试网络环境的概念
3任务实施:使用测试网络环境的命令
4重点:掌握常用测试网络环境文件、掌握常用配置测试网络环境的命令
5难点:掌握配置测试网络环境的命令
4.学习资源
重电超星网课平台,多媒体课件,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实物:教材
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教师活动
教学方法、手段
及思政设计
时间分配
课程导学:
通过一些应用实例导入本课程,如:分卷等
明确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和定位: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
课程特点:理论性,复杂性,工程性;操作性;
明确本课程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
学习要求:预习+认真+复习+用心
小调查:准备空白纸条,让学生结合前导课程的学习将自己该门课程的理想成绩写出来。
明确本课程教和学的方法,鼓励同学学习
明确本课程的考核办法
明确实验室管理办法
小组分组
互动问题讨论
列举生活中一些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计算机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演示
信息调研
讲授、讨论、案例教学
课前发布导学单,线上线下结合,引导学习方式转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协作、沟通、互助学习,培育团队合作意识。
15
引入学习内容
1、计算机如果进行网络通信
2、网络攻击案例
10
项目一常用测试网络环境文件
教学内容:
PING命令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
ICMP协议
消息类型:echorequest(回显请求);echoreply(回显应答)
端口的概念及netstat命令的基本操作
逻辑端口
应用层的程序与传输层的TCP或UDP协议之间联系的通道
应用层协议:HTTP,FTP,SMTP,POP3等
端口:用于区分数据是属于哪一个应用层
端口编号:0~65535(0未使用)
1~1023:常用应用程序,HTTP:80,FTP:21,Telnet:23,SSH:22
1024~65535:随机分配
ARP的工作原理及arp命令的基本操作
列举实例
小组讨论如何设置小范围局域网?
多媒体演示
启发式教学
正常使用电脑
一丝不苟、规范操作
(根据实际情况引入思政)
35
扩展:
测试网络环境技巧
测试网络环境的相关事件
20
总结:
1、常用测试网络环境命令
2、常用测试网络环境文件的命令
小组总结
引导同学总结
在线抢答
互动教学
5
任务:
1、熟悉测试网络环境技术原理
2、练习测试网络环境的命令
多媒体
3
学业评价
小组评价和个人综合评价(课堂讨论的参与、是否认真笔记)
2
教学反思
案例引入恰当,测试网络环境概念抽象,学生不好掌握其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