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和 9 的加、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docx
《8和9的加、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8和9的加、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内容包括8和9的加法与减法。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数字8和9,并学会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与课本内容紧密关联,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和对数学运算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和游戏活动,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表达能力,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8和9的加法与减法运算,能够正确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数数和操作活动来验证计算结果。
解决办法:
1.通过实物操作和游戏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设计逐步递进的练习题,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
3.引导学生通过数数和画图等方式,验证自己的计算结果,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4.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突破难点。
四、教学资源
1.实物教具:计数器、数字卡片、小棒、彩色积木。
2.多媒体资源:PPT课件、动画演示视频。
3.教学手段:白板、黑板、粉笔。
4.课程平台:班级学习平台,用于布置作业和在线答疑。
5.信息化资源:数学学习APP,提供互动练习和游戏。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故事“小熊找朋友”引入8和9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加法和减法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
-详细讲解8和9的组成、读写方法。
-通过PPT展示8和9的加减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规律。
举例说明:
-展示具体的8和9的加减法例子,如8+2、9-1等,让学生直观理解。
-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巩固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互动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加减法规律。
-通过操作小棒、数字卡片等教具,让学生动手进行8和9的加减法练习。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等。
-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加减法问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8和9的加减法知识,强调关键点。
-引导学生思考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布置一些拓展题目,如找出生活中的8和9的例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应的关注和指导。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六、知识点梳理
一、认识数字8和9
1.数字8和9的形状、大小及书写方法。
2.数字8和9的组成:8由两个4组成,9由一个5和一个4组成。
二、8和9的加法
1.加法概念: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加法算式:如8+2=10,表示将8和2合并成一个数10。
3.加法交换律: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如8+2=2+8=10。
4.加法结合律:加法运算中,改变加数的组合方式,和不变。如(8+2)+3=8+(2+3)=13。
三、8和9的减法
1.减法概念: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算式:如10-2=8,表示从10中减去2得到8。
3.减法的逆运算:加法和减法是互逆的,即a-b=c,则b=a-c。
4.减法应用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减法问题。
四、8和9的加减法练习
1.数数:从1数到9,认识数字8和9。
2.加法练习:8+1、9+1等,让学生熟悉8和9的加法运算。
3.减法练习:10-2、9-1等,让学生掌握8和9的减法运算。
4.应用题练习: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加减法问题。
五、8和9的加减法拓展
1.连加连减:如8+2+3、9-1-2等,让学生熟悉连加连减运算。
2.带有进位和退位的加减法:如7+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