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轨道结构PPT教学课件.pptx
课题一
轨道结构
一、钢轨
1.钢轨类型
普通线路是把标准长度(有12.5m和25m两种)的钢轨用夹板连接敷设在轨枕上,钢轨接头处留有轨缝,在空气温度升降时,钢轨能自由伸缩。
无缝线路就是把25m长的轨端无螺栓孔钢轨焊成1km及以上的长轨条敷设在轨枕上,这样接缝就大大减少,消除了列车通过接头区的冲击力,从而减小了振动和噪声。
一、钢轨
2.外轨超高
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由于离心惯性力的作用使曲线外轨承受了较大的压力,因而造成两股钢轨出现磨耗不均匀的现象,并使乘客感到不舒适,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翻车事故。因此,通常要将曲线上的外轨抬高,使列车内倾,以平衡离心力的作用。
二、轨枕
1.木枕
木枕具有弹性好、形状简单、加工容易、重量轻、敷设和更换方便等优点。它的主要缺点是要消耗大量的木材,而且使用寿命较短。经过防腐处理的木枕,一般可使用15年左右。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木枕一般多用于车辆段线路的道岔段。
二、轨枕
2.钢筋混凝土枕
钢筋混凝土枕具有使用寿命长、稳定性高和养护工作量小等特点,加上材料来源较广,所以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使用钢筋混凝土枕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木材,而且有利于提高轨道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联结零件
钢轨必须通过联结零件才能固定在轨枕上,此外钢轨间也需用联结零件连成整体。联结零件要求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安装方便,常用的联结零件为夹板(鱼尾板)、螺栓、道钉、扣件等。
四、道床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内普遍采用整体道床,这就无须补充石碴或更换轨枕。整体道床的优点是整体性强、稳定性好,轨道几何尺寸易于保持,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其不足是工程造价高、施工难度大,一旦成形无法纠偏,出现问题也难以整治,而且道床弹性差。
五、防爬设备
因列车运行时纵向力的作用,会使钢轨产生纵向移动,有时甚至带动轨枕一起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爬行。
线路爬行往往引起轨缝不匀、轨枕歪斜等问题,对轨道的破坏性极大,严重时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通常的做法是,一方面加强钢轨和轨枕间的扣压力与道床阻力,另一方面设置防爬器和防爬撑,也就是防爬设备。
六、防爬设备
道岔是线路连接设备的一种,用来使列车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有了道岔,就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即使是单线铁路,敷设道岔,修筑一段大于列车长度的叉线,也可以对开列车。
转辙设备是组成道岔的重要零件,转辙机是用于转换道岔的装置,在电气集中设备中,它接收到转换命令后即带动道岔转换。
由于道岔具有数量多、构造复杂、使用寿命短、限制列车速度、行车安全性低、养护维修投入大等特点,所以道岔与曲线、接头并称为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
六、道岔
1.道岔敷设原则
(1)道岔应设在直线地段。
(2)道岔宜靠近车站设置。
(3)道岔的钢轨类型不得低于线路上的钢轨类型。
(4)正线和辅助线上采用的道岔不得小于9号。
(5)车场线采用的道岔一般采用7号道岔。车辆段道岔的号码较小,是由于车辆段作业区车速低,同时可以少占地,节约投资。
六、道岔
2.道岔类型
道岔主要有单式和复式两大类
道岔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线路连接、线路交叉、连接与交叉的组合。常用的线路连接有各种类型的单式道岔和复式道岔;线路交叉有直交叉和菱形交叉;连接与交叉的组合有交分道岔和交叉渡线等。
六、道岔
3.道岔结构
道岔由转辙部分、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组成
六、道岔
3.道岔结构
(1)转辙部分。
转辙部分由两根尖轨、两根基本轨、联结零件及转辙机组成。通过尖轨的平移,形成不同的开通方向,实现列车安全转线的目的。尖轨断面变化大,又经常要扳动,是道岔的薄弱部分。
(2)连接部分。
连接部分由两根导轨、两根基本轨组成,它将转辙部分和辙叉部分连成一组完整的道岔。
(3)辙叉部分。
辙叉部分由辙叉心、翼轨和护轨等组成。
六、道岔
3.道岔结构
(1)转辙部分。
转辙部分由两根尖轨、两根基本轨、联结零件及转辙机组成。通过尖轨的平移,形成不同的开通方向,实现列车安全转线的目的。尖轨断面变化大,又经常要扳动,是道岔的薄弱部分。
(2)连接部分。
连接部分由两根导轨、两根基本轨组成,它将转辙部分和辙叉部分连成一组完整的道岔。
(3)辙叉部分。
辙叉部分由辙叉心、翼轨和护轨等组成。
七、转辙机
1.基本功能
转辙机具有道岔转换器、锁闭器和监督表示器的功能。
七、转辙机
2.类型
转辙机由动力、传动、表示和锁闭等部分构成。
转辙机从动力方面可分为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两种;从转动机结构方面可分为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和风压传动三种:从锁闭机构方面可分为圆弧锁、插入锁和燕尾锁三种。目前有些城市轨道交通正线使用的S700K转辙机属于外锁闭交流(三相)电动转辙机(见图3-6)、车辆段采用ZD型电动转辙机,为内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