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PPT教学课件.pptx
课题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1.定义:车站是乘客上下车、换乘的场所,也是列车到发、通过、折返、临时停车的地点。一、车站概述
一、车站概述一般车站接发列车集散客流客运服务功能提供票务服务列车折返功能终点站和折返站换乘站换乘功能2.功能
一、车站概述3.设置原则1尽可能靠近大型客流集散点2在城市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交会处设置车站3与城市建设密切结合,与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相结合。4尽量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5兼顾各车站间距离的均匀性
一、车站概述4.影响车站分布因素7)对站间距离的要求1)城市规模2)大型客流集散点3)城区人口密度4)线路长度5)城市地貌及建筑物布局6)城轨路网及城市道路网状况
1.按空间位置可分:地下车站地面车站高架车站地下车站二、车站分类
优点:与地面交通完全分离;不占城市地面与地上空间;基本不受地面气候影响。缺点:投资较大、施工技术较高、管理先进、完善的环控、防灾措施与设备;运营成本较高;改造、调整与维护比较困难。地下车站
地面车站:一般采用独立路基的方式,以减少与地面道路交通的互相干扰。
优点:造价低,施工简便,运营成本低,线路调整与维护较易。缺点:运营速度难以提高(有部分平交道口),占地较多,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容易受气候影响,乘车环境难以改善,有噪声,影响景观等。地面车站
高架车站:与地面交通无干扰;施工、维护、管理、环控、防灾诸多方面都比地下线路方便;但要占用一定的城市用地,并有光照、景观、噪声等负效应,也受气候影响。
2.按车站运营性质可分:中间站换乘站折返站分歧站联运站终点站二、车站分类
1)中间站:仅供乘客上、下车之用,是地铁路网中数量最多的车站2)换乘站:位于两条及两条以上线路交叉点上的车站。它可以从一条线上的车站通过换乘设施转换到另一条线路上的车站
3)折返站:折返站是具有列车折返功能的车站,设置专供列车折返和存车的线路
4)枢纽站(分歧站):由此站分出另一条线路的车站,该站可接、送两条线路上的乘客上海轨道通10号线的龙溪路站(分歧站)
5)联运站:车站内设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列车线路进行联运及客流换乘。联运站具有中间站及换乘站的双重功能6)终点站:设在线路两端的车站,终点站也是起点站(或称始发站),终点站设有可供列车折返的折返线和设备,也可供列车临时停留检修7)越行站:站内除正线之外设置站线的车站,以实现列车越行功能的车站。
3.按站台形式分: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岛侧结合式站台二、车站分类
(1)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上行线下行线特点:站台利用率高、车站管理集中、能灵活调剂客流、换乘方便多用于客流较大的车站
(2)侧式站台车站站台上行线下行线站台特点:避免上下行乘客干扰、造价低、站台利用率低、不可调剂客流、换乘不便多用于两个方向客流较均匀的车站
(3)岛、侧混合式站台车站有一岛一侧或一岛两侧式主要用于两侧站台换乘或列车折返
二、车站分类4.按照车站的结构形式分类:1)矩形断面是车站中常选用的形式,一般用于浅埋车站。
二、车站分类4.按照车站的结构形式分类:2)拱形断面多用于深埋车站,有单拱和多跨连拱等形式。
二、车站分类4.按照车站的结构形式分类:3)圆形断面用于深埋盾构法施工的车站。
二、车站分类4.按照车站的结构形式分类:4)马蹄形车站、椭圆形车站。
二、车站分类5.按照客流量大小分类:大车站高峰每小时客流量达3万人次以上。停站时间40s中等车站高峰每小时客流量达2万—3万人次。停站时间30s小车站高峰每小时客流量达2万人次以下。停站时间20s
二、车站分类6.按照建筑风格分类:古典风格现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
三、车站命名1.以道路名命名大多数车站以经过或者邻近的道路来命名,如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的卫星路站、卫光街站等。2.以公园名命名以经过或者邻近的公园来命名,如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的中山公园站、世界公园站,10号线的豫园站。3.以广场名命名以经过或者邻近的广场来命名,如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的世纪广场站、卫星广场站等。
三、车站命名4.以火车站名命名以经过或者邻近的火车站来命名,如长春轨道交通3、4号线的长春火车站站。5.以飞机场名命名以经过或者邻近的飞机场来命名,如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的浦东国际机场站、虹桥2号航站楼站。6.以大学名命名以经过或者邻近的大学来命名,如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的中医药大学站。
三、车站命名7.以体育场、馆名命名以经过或者邻近的体育场馆来命名,如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的上海体育场站,4号线的上海体育场站、上海体育馆站,3号、8号线的虹口足球场站,6号线的源深体育中心站、东方体育中心站,11号线的上海赛车场站。8.以娱乐场所名命名以经过或者邻近的娱乐场所来命名,如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的上海马戏城站,8号线的大世界站。
三、车站命名9.以地区名命名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