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秋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教材教案(含三维目标).doc

发布:2017-12-13约1.21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组 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8个生字。会写42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4.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5.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中包含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懂得课文中包含的道理 五、教学课时:14-16课时。 六、第四单元教学过程与方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1.抓住对比体会文本内涵本组课文采用了大量的对比描写: ?《坐井观天》是青蛙和小鸟关于“天有多大”看法的对比; ?《我要的是葫芦》揭示了种葫芦人和邻居对葫芦叶长虫态度的对比; ?《小柳树和小枣树》描写了小柳树和小枣树对待伙伴短处的不同表现; ?《风娃娃》记录了风娃娃帮助人们做好事和帮倒忙的不同事例; ?《酸的和甜的》通过小松鼠、小白兔轻信狐狸的话和小猴子亲自去尝试的对比,揭示了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抓住这些角色的不同表现,可以直逼单元主题──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2.用好泡泡中的问题,把握故事蕴含的道理。 ?本组课文中学习伙伴吐泡泡基本都设在文末,在学生角色朗读、充分体验的基础之上,再抛出问题进行讨论,寓意和道理容易水到渠成。没有问题泡泡的可以拒文补充。 ?《小柳树和小枣树》可在文末补充“听了小枣树的话,小柳树会怎么想、怎么做?”或者“用你学过的成语来劝劝小柳树”──如运用《识字四》积累的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酸的和甜的》有的老师用文章最后一段提问揭示寓意,稍有偏颇。换一个问题“同样是说葡萄,狐狸和小猴子为什么说得不一样?”问题直接指向遇事不能偏听偏信,要敢于大胆尝试。 3.读好对话 ?建议老师可借助对话中的提示语去体会人物的想法。 ?提示语的作用不言而喻,有的补充人物神态、动作,有的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当然也有的非常简洁(XX说),遇到此种情况可以根据当时场景丰富提示语,借以揣摩人物内心,对比了解人物看问题和想问题的角度。 ?老师对于提示语的引读和着重强调有助于学生进入角色体悟文本。 4.尝试把口答的问题书面化。 ?动笔写下口答的问题,练习条理、规范的表达。这是规范语言的极好机会,既有利于解决孩子写什么的问题,又发展书面语言。建议本学期开始,教师有意识地对此进行训练 5.体会反问句表达的准确含义。 ?例P65课后练习,前一课《坐井观天》就有铺垫,“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6.看图写话。 ?本册首次出现看图写话,是多种表现的复合图,指导看图的重点应落脚在①细观察、有顺序,做到不遗漏;②抓特点、巧联想,做到有情趣。由说到写,条理的表达。 7.口语交际。----骑驴 ?主题也是从不同角度想问题发生的趣事,让学生讨论后,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无所谓对错,言之有理即可。 8.安排学成语、讲故事语文活动。 ?鼓励学生课外学成语、讲成语故事,学困生可讲课内的故事,学用语言。(赵彩琼讲、记、练,实践效果非常好,建议坚持不懈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识字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个生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请父母给自己讲寓言故事,然后读悟课文的词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  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   3.听示范朗读。   4.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   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XXXX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我能讲XXXX这个故事……   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读词识字  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