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法律史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
中国法律史考试历年练习题及答案
一、练习题一:秦代的法律制度
1.练习题题目:秦代的“律”和“令”有什么区别?
答案:秦代的“律”是指国家的基本法典,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如《秦律》。“令”则是指国王发布的具体命令,具有临时性和针对性。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长期准则,而令则是对特定情况下的具体规定。
2.练习题题目:简述秦代的“罪刑法定”原则。
答案:秦代的“罪刑法定”原则指的是犯罪行为及其刑罚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法官不能任意解释和适用。这一原则体现了法治精神,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二、练习题二:汉代的法律制度
1.练习题题目:汉代的“九章律”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汉代的“九章律”包括:盗
-
马工程中国法制史课件.pptx
马工程中国法制史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壹
法制史概述
贰
古代法制
叁
中古法制
肆
近现代法制变革
伍
法制史研究方法
陆
法制史教学与课件
法制史概述
第一章
法制史定义
法制史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制度发展演变过程的学科,涵盖法律的起源、发展、变革等。
法制史的概念
01
法制史研究不仅包括法律条文,还涉及法律实践、法律思想、法律文化等多个方面。
法制史的研究范围
02
研究范围
司法制度变迁
古代法律文献
研究中国古代法律文献,如《唐律疏议》、《大清律例》,了解历代法律制度的演变。
探讨中国历代司法制度的变迁,包括审判机构的设置、诉讼程序的发展等。
法律思想发
-
法制教育精品课.pptx
法制教育精品课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法治基础理论
02
法律现实应用
03
法治教育路径
04
青少年法律保护
05
公民责任培养
06
法治未来展望
01
法治基础理论
宪法
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法律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
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地方性法规
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体系构成要素
法治社会核心内涵
依法治国
国家治理必须依照法律进行,任何人和组织都不能凌驾于法
-
四年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docx
四年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一、计划背景
法治宣传教育是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面临的法律问题日益复杂,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应对能力亟待提高。四年级作为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关键阶段,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的法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本计划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达到以下目标:
1.提高四年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基本的法治观念。
2.使学生了解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校园安全法等。
3.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
-
农艺工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学计划.docx
农艺工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学计划
一、计划背景与目标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农业生产与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了提升农艺工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推动农业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制定本教学计划。通过与国际农业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农艺工人才,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计划的核心目标为:
1.提升农艺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应对全球农业发展的需求。
2.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技术与经验的共享。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增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二、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农业教育面临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教材与课程设置相对滞后,缺乏与国际接轨的内容。
2.学生实践能力
-
法制史第七章明清.pptx
第七章中国传统法律的僵持:
明清时期的法律制度
一、明初立法思想与立法活动重典治吏与重典治民。重典治国的立法思想01朱元璋建立吴政权的元年(公元1367年)冬,命李善长等进行拟订新律的工作。当年十二月《大明律令》制定完成,共有令一百四十五条,律二百八十五条,奠定了《大明律》的基本雏形。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开始听讲唐律,洪武六年命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次年完成,该《大明律》在体例上一准于唐,共十二篇,六百六十条。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重修《大明律》,改变唐以来的法典编纂体例,以名例律冠于篇首,下按六部官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律,共三十卷,四百六十条。洪武三十年
-
学校开展124法制宣传优秀活动总结.pptx
学校开展124法制宣传优秀活动总结
活动背景与目的活动策划与组织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活动宣传与推广策略活动效果评估与反馈收集总结经验教训并展望未来目录CONTENTS
01活动背景与目的
124法制宣传日的设立旨在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普及法律知识通过法制宣传活动,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弘扬法治精神124法制宣传日由来
学校开展活动目的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学校开展124法制宣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让学生了解并遵守法律法规。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通过活动,教育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营造校园法治氛围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校园法治氛围
-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pptx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
绪论
一、研究对象以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各个学派及代表人物的法律理论与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的方法揭示中国传统法律观念的发展规律,总结传统法律思想的优劣,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正确地解决传统与现实的关系。
二、课程特点1、时间跨度大2、内容覆盖面广
三、课程线索礼治--法治--礼法结合
四、研究方法(一)要抓住主要线索(二)要与历史时代背景结合(三)要与中国法制史的学习结合(四)古今结合,比较理解(五)多动手,多练习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土壤东亚大陆特殊的地域气候或自然环境1、地理的封闭性2、农耕文明的影响3、水利农业的特点4、北方的威胁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
初中法制安全教育.pptx
初中法制安全教育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法律基础认知
02
校园安全规范
03
生活场景应用
04
典型案例解析
05
自我保护技能
06
教育实践设计
01
法律基础认知
宪法根本地位
宪法根本地位
最高法律地位
保障公民权利
基本原则
国家机构设置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如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等。
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宪法规定了国家机构的组织、职权和运作方式,如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
-
开学第一课法制教育总结.pptx
开学第一课法制教育
总结
演讲人:日期:
01课程背景与目标
02核心教学内容
目录03教学形式创新
CONTENTS04师生互动成效
05教学成果总结
06后续推进计划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开学第一课的特殊意义
帮助学生调整状态
-
中国古代法律与制度历史知识试卷(夏商周至春秋时期).doc
第PAGEPage1页/共NUMPAGESPages3页
中国古代法律与制度历史知识试卷(夏商周至春秋时期)
1.战国时期“改法为律”者是()。
A、李悝
B、商鞅
C、李斯
D、韩非
【正确答案】:B
2.甘誓的性质是()。
A、刑法
B、民法
C、军法
D、行政法
【正确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古代法律文献性质的问题。甘誓,作为夏启讨伐有扈氏的誓词,记录了战争的原因和启对军队的约束与要求。从内容上看,它主要涉及军事行动和军队纪律,因此其性质更接近于军法。-知识点分析:甘誓是夏朝时期的军事誓词,反映了当时的军事法制情况。-试题解释分析:题目询问甘誓的性质
-
大四宣传委员期末总结.pdf
大四宣传委员期末总结
工作汇报/工作计划/期末工作总结
Thefinalsummaryofthefourmembersofthepublicitycommittee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ZJ-024515
工作总结|WORKSUMMARY
期末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WORKSUMMARY
期末工作总结
大四宣传委员期末总结
总结简介:本期末工作总结主要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肯定
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摸索事物的发展规律,用于指导下一阶段
-
中国古代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历史考察.pptx
中国古代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历史考;目录;立法的历史演变;古代立法的起源;主要法律体系的形成;法律的修订与完善;立法思想的变迁;司法体系的构建;司法机构的设置;审判程序的规范;司法官员的选拔与培训;监督机制的建立;重要法律文献;《唐律疏议》的编纂;《大明律》的制定与影响;其他法律文献的贡献;法律文献的传承与演变;司法实践案例分析;典型案例的选取;案例审理过程解析;案例对后世的影响;立法与司法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立法原则的现代价值;司法体系的现代启示;法律文化的传承意义;参考资料(一);内容摘要;内容摘要;立法实践;立法实践;司法实践;司法实践;结论;结论;参考资料(二);摘要;摘要;概要介绍;概要介
-
初中法制课课件.pptx
初中法制课课件;目录;01;法律的定义与特征;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02;宪法地位与基本原则;;;03;家庭保护与监护责任;学校保护与教育权益;;04;;突发事件应对法律知识;学生在学校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若因个人行为造成他人损害,应当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05;;防范网络诈骗技巧;个人信息保护法规;06;权利主张的合法方式;维护社会秩序;法治观念培养路径;感谢观看
-
皇权背景下的清代司法运作案例剖析与启示.docx
皇权背景下的清代司法运作案例剖析与启示
目录
皇权背景下的清代司法运作案例剖析与启示(1)................4
一、内容描述...............................................4
1.1研究背景与意义.........................................4
1.2研究范围与方法.........................................6
二、清代司法体系概述.......................................7
2.1清代司法机构的设置.............
-
法制与健康课件.pptx
法制与健康课件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汇报人:XX
目录壹法制教育基础贰健康教育基础叁法制与健康的关系肆法制与健康课件内容伍课件制作与应用陆课件评估与反馈
法制教育基础章节副标题壹
法制教育的定义法制教育旨在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使其了解法律规范,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制教育的目的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理解法律精神。法制教育的方法内容包括法律知识普及、法律思维培养、法律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以适应法治社会的需求。法制教育的内容010203
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法制教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健康成长。预防违法犯罪增强公民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
-
古代中国的法律与道德治理.docx
古代中国的法律与道德治理
目录
一、内容综述...............................................2
1.1研究背景与意义.........................................2
1.2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3
二、古代中国法律概述.......................................5
2.1法律体系的发展历程.....................................6
2.2主要法律形式与内容...........
-
法制安全心得.pptx
法制安全心得
目录contents法制安全基本概念与重要性法律法规学习与理解风险识别与防范策略部署合规经营意识培养与实践举措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专题探讨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01法制安全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法制安全是指国家法律法规得到全面、正确实施,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状态。它涵盖了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确保国家权力的合法行使和公民权利的充分保障。法制安全还包括法律意识的普及和提高,使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法制安全定义及内涵
法律法规体系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组成。它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法规体
-
法治宣传月工作总结.pptx
法治宣传月工作总结
目录工作背景与目标活动策划与实施法治知识普及成果存在问题与不足分析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附件:数据统计图表展示
工作背景与目标CATALOGUE01
通过法治宣传月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公众对法治的认知和信仰。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推动法治社会建设进程。运用法治手段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和谐。030201法治宣传月设立意义
主题弘扬法治精神,共建和谐社会。目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法治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推动形成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局面。本次活动主题及
-
宋代市舶司制度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管控逻辑.docx
宋代市舶司制度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管控逻辑
一、宋代市舶司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背景
(一)市舶司制度的起源与设立动因
宋代市舶司制度的确立可追溯至北宋初年。公元971年,宋太祖于广州首设市舶司,标志着中央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正式制度化管控。其设立动因包括:其一,宋代财政压力加剧,需通过海外贸易扩大税源。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南宋时期市舶收入一度占国库总收入的20%;其二,北方陆上丝绸之路因辽、西夏政权阻隔而衰落,迫使宋朝转向海上贸易;其三,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如广州、泉州)的繁荣为制度建立提供了地理基础。
(二)市舶司体系的时空扩展
北宋时期,市舶司先后增设于杭州(989年)、明州(今宁波,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