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莱特联合DCF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论文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康莱特联合DCF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论文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办公文档”中“PPT模板素材”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5218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康莱特联合DCF化疗治疗晚期胃癌 1
1资料与方法 2
文2:光动力联合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4
参考文摘引言: 7
原创性声明(模板) 8
文章致谢(模板) 9
正文
康莱特联合DCF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论文资料)
文1:康莱特联合DCF化疗治疗晚期胃癌
胃癌;康莱特;化疗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其发病率虽有下降,但仍严重威胁着国人的生命健康。大部分的初治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出现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60%早期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后5年内会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联合化疗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已有研究证实化疗可以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应用DCF方案及合康莱特治疗晚期胃癌患者96,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入组标准①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胃腺癌。②影像学证实为晚期胃癌并有可测量病灶或转移灶。③均未接受治疗的患者。④预期生存3个月以上。⑤年龄30-68岁。⑥无心、肝、肾等严重并发症。⑦非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⑧经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
一般资料96例晚期胃癌患者通过随机分为两组:康莱特注射液联合DCF方案组(实验组)48例,单纯DCF方案组(对照组)48例。实验组: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36~68岁,中位年龄56岁;病理分型为低分化腺癌25例,中分化腺癌12例,粘液腺癌8例,印戒细胞癌3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30~67岁,中位年龄54岁;病理分型为低分化腺癌22例,中分化腺癌15例,粘液腺癌7例,印戒细胞癌4例。化疗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CT及腹部B超、外周血T细胞亚群,化疗期间每周查血常规,两周期化疗后复查胸部CT及腹部B超、外周血T细胞亚群,四周后对完全缓解(CR)患者复查胸部CT,并对其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
治疗方法对照组:DCF方案:多西他赛35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顺铂40mg静脉滴注第1~3天;氟尿嘧啶750mg/m2,持续静脉滴注24h,第1~5天,3周为一周期。实验组:化疗方案同对照组,于每周期化疗第一天开始静脉滴注10%康莱特注射液200ml,连用10d。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时给予胃复安、5-HT3受体阻滞剂、地塞米松等对症处理;若出现白细胞下降(低于3×109/L)给予注射G-CSF针。全部患者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治疗中如出现患者不耐受或危及生命的毒副反应或化疗2个周期后出现病情进展则停止化疗。
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按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完全缓解(CR),可测病灶完全消失,维持四周以上;部分缓解(PR),各可测病灶最大两垂直径之乘积总和减少50%以上;稳定(SD),各可测病灶最大两垂直径之乘积总和增大小于25%或减少不足50%;进展(PD),至少有一个病灶双径之乘积或在单径可测病灶时单径增大25%以上。
生存质量评定以KPS评分和体重作为评价指标。
毒副反应按WHO毒副反应评价标准进行评定。
统计学方法近期疗效采用χ2检验,T细胞亚群、KPS评分、体重等采用两组均数的t检验。
2结果
细胞亚群的变化
生存质量
毒副反应
3讨论
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发现时多已为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化疗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传统的化疗方案主要以氟尿嘧啶或顺铂(DDP)为基础组成,有效率低,毒副作用大。多西他赛是半合成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其作用机制与紫杉醇相似,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内微管聚合及抑制微管蛋白解聚,使游离微管的数量减少,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有报道多西他赛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癌的有效率为15%~24%,二线为18%~24%[2],与DDP联合应用有效率为37%~53%[3],与氟尿嘧啶联合有效率为28%。多西他赛联合DDP和氟尿嘧啶治疗胃癌的有效性可达%[4],但不良反应较大,影响了该化疗方案的正常进行。因此减少其毒副作用将有利于该化疗方案的实施。
薏苡仁是禾本科植物的成熟种仁,性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止泻、舒筋、清热排脓之功效。康莱特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从薏苡仁中提取的薏苡油,是抗肿瘤制剂,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杀伤癌细胞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可减轻放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