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评价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评价研究
杨丽芬
铜仁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贵州铜仁 554300
【摘 要】目的:分析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肿瘤科住院诊治的3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选取同期入院的2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化疗。两周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观察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改善及稳定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5)。经随访12~150周,观察组中位生存期50周,对照组中位生存期42周,且观察组KPS评分、CD4/CD8、体重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lt;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化疗;康莱特;晚期肺癌
肺癌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随着社会及环境的变化,其发病率、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对肺癌的治疗已成为肿瘤学研究的重要任务[1]。康莱特是从中药薏苡仁中提取制成的注射剂,为非细胞毒性双相抗癌药,可有效提高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2]。近年来,我院应用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3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63.5plusmn;7.4岁。选取同期入院给予常规单纯化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查确诊为中晚期肺癌。治疗前两组患者病情、年龄、病史、并发症、病程、KPS评分、CD4/CD8、体重变化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患者均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检测前及治疗过程中未接受化疗药物以外的药物治疗,此外:①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肺癌,有客观可测量肿瘤病灶;②治疗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基本正常;③不宜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④Karnofsky评分ge;60分;预计生存期ge;3个月,末次化放疗时间ge;1月。
1.3治疗方法
两组化疗方案均选用GP方案治疗[3]: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30min静脉滴注,顺铂30mg/m2,第1-3天静脉滴注,顺铂治疗中辅以水化、利尿,同时予以格拉司琼止吐,化疗后每周复查血常规2次。两种化疗方案均为每3周重复1次。观察组在以上化疗的基础上每周期化疗第一天开始静滴10%康莱特200ml,每日1次,连续2个周期。每3周为1周期,治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
1.4疗效评价
1.4.1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采用WHO评价实体瘤客观指标[4],分为:完全缓解:肿瘤消失时间大于1个月;部分缓解:肿块缩小50%以上,时间不小于4周;稳定:肿块缩小不及50%或增大未超过25%以上;进展:1个或多个病灶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为有效。
1.4.2功能状态评价
功能状态评定以Karnofsky为标准,比较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显著:增加20分;改善:增加10分;稳定:无增减;减退:减少10分。显著与改善为有效。
1.4.3药物不良反应评价
根据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标准分为0~4级,比较两组患者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3.2生存质量评价
以KPS评分为指标。随访所有参与者的生存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plusmn;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6.7%、35.0%(详见表1)。
注:经chi;2检验,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lt;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其余各项无显著性差异。
3讨论
恶性肿瘤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其治疗是当前每个国家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要难题。目前,手术、化放疗是治疗的三大传统疗法,但是由于肿瘤的特殊生物学特性,仍然难以攻克[1]。一些研究工作者把目光转向了中医药的治疗上,由于中医的扶正培本、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等许多临床经验,针对西医治疗给患者机体带来的免疫功能下降和机体内环境的失衡等进行治疗,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