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 第2章 外延.pptx

发布:2023-07-16约2.16千字共7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 章;2.1 概述;外延概述;;;外延的用途 外延双极型晶体管 高的集电结击穿电压;外延工艺用途;;第2 章;2.1 概述;气相外延;JI CHENG DIAN LU ZHI ZAO JI SHU;反应器;外延生长工艺流程 N2预冲洗 H2预冲洗 升温至850℃升温至1170℃ HCl排空 HCl抛光 H2冲洗附面层 外延生长(通入反应剂及掺杂剂) H2冲洗 降温 N2冲洗;外延气体;掺杂气体 掺杂剂一般选用含掺杂元素的气态化合物,如PH3、B2H6、AsH3等掺杂剂需要用氢稀释十~五十倍,以减小掺杂气体的流量误差 本例掺杂剂为PH3,用H2稀释 反应式为: 2PH3(H2) → 2P+5H2↑;;第2 章;2.1 概述;气相外延;1. 气相质量传递过程 依据流体动力学原理分析反应器内气流特点: 分子自由程: D 反应器内是粘滞性气体 控制气流为层流: 临界值 气流为泊松流,流速是抛物线型,基座表面流速为零;1. 气相质量传递过程 边界层指基座表面垂直于气流方向上,外延剂浓度、气流速度、温度受到扰动的薄气体层。;2. 表面外延过程 表面外延过程实质上包含了四个步骤:;外延生长 是横向进行的,在衬底台阶的 结点位置发生。;;1. 温度对外延速率的影响 气相质量传递过程由扩散决定: 扩散是温度的缓变函数 实际上气相扩散在较低温度就能实现。表面外延过程 由吸附、反应、迁移、解吸构成,由化学反应决定: 化学反应是一个激活过程,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呈指数增快。;1. 温度对外延速率的影响;2. 硅源对外延速率的影响;SiCl4+H2?Si+HCl;4. 其它影响外延速率的因素;;第2 章;2.1 概述;气相外延;1. 自掺杂效应;1. 自掺杂效应 假设1:生长外延层时,外延气体中无杂质,杂质来源于自掺杂效应 外延层杂质浓度为: 假设2:衬底杂质没有逸出外延层杂质浓度为: 自掺杂后,外延层杂质浓度为:;2. 互扩散效应;2. 互扩散效应 外延速率远大于杂质扩散速率,衬底中的杂质向外延层扩散,或者外延层中杂质向衬底扩散,都如同杂质在半无限大固体中的扩散。;3. 杂质再分布及其降低措施;;第2 章;2.1 概述;外延设备与技术;;2. 选择外延(SEG);;3. SOI技术;;第2 章;2.1 概述;分子束外延;硅MBE工艺流程:;原理与方法 外延生长:开喷射炉,控制工作压力10-4Pa??到达衬底原子被物理吸附→迁移至结点→ 化学吸附→被覆盖,生长速率约0.1μm/min 掺杂:选黏附系数大、停留时间长的杂质,如Sb、Ga、Al 黏附系数:化学吸附原子数与入射原子数的比值 停机;;MBE特点 超高真空度 外延过程污染少,外延层洁净; 温度低 无杂质的再分布现象; 外延过程可控性强 能生长极薄外延层,厚度可薄至?量级; 多个喷射炉可以同时或顺序工作 适合生长多层、杂质分布复杂的外延层; 全程监控 外延层质量高,适合用于新材料外延机理研究。 设备复杂、生产费用高,是单片工艺生产效率低。;;第2 章;2.1 概述;其它外延方法;液相外延 方法: 水平滑动法和垂直浸入法与VPE和MBE比较:;固相外延(SPE) 是将晶体衬底上的非晶或多晶薄膜(或者区域),在高温下退火,使其转化为单晶层的外延。 离子注入掺杂工艺中,损伤造成的非晶区和非晶层,必须要经过退火晶化,其实就是固相外延。 SPE工艺的关键是温度和保温时间。;先进外延技术及发展趋势 在原有工艺基础上的改进、完善、提高: VPE工艺温度的不断降低; MBE原位监控装置的更加完备; SPE出现的快速退火工艺等。 多种技术组合形成了先进的外延工艺:超高真空化学汽相淀积; 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外延;化学束外延。;超高真空化学汽相淀积(UHV/CVD) 化学汽相淀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是以气相方式输运含源物质,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固相生成物淀积在衬底上形成薄膜的工艺技术。 超高真空CVD:生长室真空度约10-7Pa,以SiH4为源,在600~750℃之间,可以在硅单晶衬底上生长出硅单晶外延层。 特点: 工艺温度低,能生长杂质陡变分布的薄外延层; 真空度高,减少了残余气体带来的污染; 设备操作维护比较简单,易于实现批量生产。;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外延 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外延(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是在VPE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以Ⅲ族、Ⅱ族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和V、Ⅵ族元素的氢化物作为晶体生长源材料,以热分解反 应方式在衬底上进行气相外延,生长各种Ⅲ-V族、 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外延层。;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外延;化学束外延;;第2 章;2.1 概述;雾圈;(111)Si的三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