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免疫细胞功能解析.pptx
特异性免疫细胞功能解析
演讲人:
日期:
目
录
CATALOGUE
02
核心功能实现
01
免疫细胞类型
03
细胞激活机制
04
免疫调节机制
05
疾病相关机制
06
前沿研究技术
免疫细胞类型
01
T淋巴细胞亚群
分泌细胞因子,辅助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辅助性T细胞(Th)
识别并结合被感染的细胞或癌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等物质直接杀伤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CTL)
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维持免疫耐受和免疫平衡。
调节性T细胞(Treg)
B淋巴细胞特性
抗体产生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01
抗原提呈
B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02
免疫记忆
B细胞在初次应答后,部分细胞分化为记忆B细胞,在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迅速启动免疫应答。
03
抗原呈递细胞分类
B细胞
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同时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03
吞噬、消化和呈递抗原,释放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
02
巨噬细胞(Mφ)
树突状细胞(DC)
高效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激活T细胞,是连接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关键细胞。
01
核心功能实现
02
特异性抗原识别
T细胞表面具有多种T细胞受体,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抗原。
T细胞受体多样性
抗原提呈细胞的作用
免疫共受体辅助识别
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处理并呈递抗原,激活T细胞。
CD4和CD8等免疫共受体辅助T细胞受体识别抗原。
靶向清除机制
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
识别并直接杀伤受感染细胞或癌细胞。
抗体介导的细胞毒性
细胞因子在靶向清除中的作用
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补体系统或吞噬细胞清除抗原。
细胞因子如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协同细胞毒性T细胞和抗体发挥靶向清除功能。
1
2
3
部分T细胞和B细胞在初次免疫应答后存活,成为记忆细胞。
免疫记忆细胞的形成
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快速而强烈的免疫应答。
记忆细胞的快速响应
免疫记忆可持续多年甚至终身,为机体提供长期免疫保护。
免疫记忆的持久性
免疫记忆形成
细胞激活机制
03
双信号激活模型
01
第一信号
T细胞受体(TCR)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启动T细胞活化。
02
第二信号
共刺激分子提供协同刺激信号,增强或抑制T细胞活化。
共刺激分子作用
CD28是T细胞上的共刺激分子受体,B7是APC上的配体,两者结合提供正向共刺激信号。
CD28/B7家族
CTLA-4是T细胞上的共抑制受体,与B7结合后传递抑制信号,调节T细胞活化。
CTLA-4/B7家族
01
02
包括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等,具有调节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效应功能的作用。
细胞因子调控网络
细胞因子种类
细胞因子通过结合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受体广泛分布于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表面。
细胞因子受体
通过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调控基因表达,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效应功能。
细胞因子功能
免疫调节机制
04
抑制性受体功能
免疫细胞通过表达抑制性受体来识别自身正常细胞和组织,避免对自身产生攻击。
识别自身和非己成分
抑制性受体通过与相应配体结合,传递抑制信号,降低免疫细胞的活化程度和杀伤能力。
抑制免疫细胞活化
抑制性受体在维持机体对自身成分的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维持免疫耐受
调节性T细胞作用
调节性T细胞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和直接杀伤活化免疫细胞的方式,抑制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抑制免疫应答
促进免疫耐受
参与免疫调节
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和调节免疫细胞功能,使机体对自身成分保持耐受。
调节性T细胞通过与其他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参与机体对抗感染、肿瘤和自身免疫病等多种疾病的免疫调节过程。
激活后凋亡控制
免疫细胞凋亡
在免疫应答结束后,激活的免疫细胞会发生凋亡,以限制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避免免疫病理损伤。
细胞因子调节
凋亡相关基因表达
免疫细胞在激活后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调节自身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凋亡,实现免疫应答的精细调控。
免疫细胞在激活后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如Bcl-2家族成员等,来控制自身凋亡的进程。
1
2
3
疾病相关机制
05
自身免疫病关联
01
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特异性免疫细胞错误地攻击自身正常组织,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常见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02
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通过调节特异性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数量,可达到治疗自身免疫病的目的。例如,使用免疫抑制剂可抑制特异性免疫细胞的过度反应。
免疫缺陷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