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docx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阅读3)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阅读6)
三年级有了正式的习作练习,学生从写话过渡到习作,应避免学生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教学要从激趣入手,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概括能力,但是在语言组织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学时创设学习情境很重要,既可以有效巩固学生对童话相关知识的认知,又能让他们在交流过程中做到有话可说,激发更多的阅读兴趣。在汉字认知、修改病句及名言警句积累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予以点拨、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的有趣构成形式,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从而有效提升表达能力。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并能比较流畅具体地记叙想象内容。
语言运用:创编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使学生不仅学会写作,更陶冶情操。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独立构思、相互评改和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阅读童话的收获。
2.能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
3.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4.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尝试使用。
5.朗读、背诵3条关于“理”的谚语。
【学习重点】
能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阅读童话的收获。
【学习难点】
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尝试使用。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四篇童话,相信同学们课外也看过听过很多童话故事。现在,请大家都来说说你心中的童话,谈谈你对童话的理解。
2.先来听听同学们对童话的认识吧。(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1)涛涛同学说:童话真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
评价交流:涛涛说出了童话的特点,拟人化的写法。正是这种写法,让文章更活泼有趣,更贴近儿童。
(2)玲玲同学说:这个单元的童话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蟋蟀可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棵树也有自己的愿望。
评价交流:玲玲说也出了童话的特点,童话是幻想的故事但又曲折的反映着现实生活。
(3)娜娜同学说:阅读童话,我们能交到很多奇特的朋友,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还能获得很多启示。
评价交流:娜娜说得很好,童话故事充满了真善美,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示。
3.你对童话是怎样认识的呢?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交流预设:
童话里的人常常有超能力,发生的事情很神奇。
童话里的动植物和人一样能说话、有思想、有感情。
童话想象丰富,能带给我们启示。
4.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能从童话故事中交到很多奇特的朋友,还能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从有趣的故事中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呢!今后我们一定要多读童话故事,特别要读那些优秀的童话故事。
学习任务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字词。
2.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看看有什么发现呢?
伸——申(申请)界——介(介绍)
棕——宗(祖宗)忆—-乙(乙方)
招—一召(召开)教——孝(孝顺)
3.借助拼音把6个生字读正确。
4.小组交流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记住这些生字呢?
5.教师巡视、点拨。
6.交流要点:
(1)每组中的第一个汉字去掉部首就是第二个汉字。
(2)每组的两个汉字在读音上相同或者相似,但是字义却发生了变化。
(3)前一个字是形声字,后一个是前一个字的声旁。
7.试着用减一减的方法得到新字,并给新字组词。
赠贝=()()
级-=()()
唤-口=()()
晨-日=()()
学习任务三: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第一部分的内容。
2.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3.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4.交流要点:
这三组字都是带口字旁的形声字。
左边带口字旁的这一组字,表示嘴部的动作。
右边带口字旁的这一组字,都含有“叫”的意思。
下边带口字旁的这一组字,都是拟声词。
5.你还知道哪些带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