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原发性肝癌治疗.pptx

发布:2025-06-07约2.75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原发性肝癌治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疾病概述

02

诊断标准体系

03

治疗策略框架

04

外科干预方案

05

非手术治疗进展

06

预后与随访管理

01

疾病概述

病理分型与分期标准

病理分级

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三级,其中低分化恶性程度最高。

03

常用TNM分期系统,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分期。

02

分期标准

组织学类型

原发性肝癌主要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性癌三种。

01

高危人群与发病机制

长期饮酒、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黄曲霉素暴露等人群易患原发性肝癌。

高危人群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发病机制

家族中有肝癌病史的人群,其发病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数据更新

全球发病率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01

死亡率

原发性肝癌的死亡率较高,尤其在晚期患者中,5年生存率较低。

02

预防措施

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预防肝炎病毒感染、戒酒等措施,有助于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03

02

诊断标准体系

影像学检查技术选择

常规采用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肝脏内占位性病变、肿瘤大小、形态、数量及物理性质等信息。

超声检查技术

动态增强CT或MRI

放射性核素扫描

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助于鉴别肿瘤性质及与血管的关系。

有助于发现肝脏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但较少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肿瘤标志物检测规范

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

对肝细胞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尤其在AFP阴性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03

在肝癌患者中阳性率较低,但与其他肿瘤如结肠癌、胃癌等有一定交叉,可用于鉴别诊断。

02

癌胚抗原(CEA)

甲胎蛋白(AFP)

是诊断肝细胞癌特异性的标志物,阳性率约为70%,需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

01

病理活检指征流程

活检适应症

对于影像学检查难以确定性质、AFP阴性或低浓度的肝脏占位性病变,需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

活检方式选择

病理诊断标准

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及周围血管情况,选择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

依据肿瘤细胞形态、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综合判断,确定肿瘤类型、分化程度及恶性程度。

1

2

3

03

治疗策略框架

早期肝癌

肿瘤位于肝脏外周,且没有侵犯大血管、胆管等重要结构时,手术切除是较好的选择。

肿瘤位置

肝功能良好

患者肝功能良好,能够耐受手术,且没有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单个肿瘤且直径小于5厘米,或者多个肿瘤但总数不超过3个、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的情况,首选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应症

局部消融技术应用

射频消融

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适用于小于3厘米的肝癌。

01

微波消融

通过微波使水分子振动产生热能,破坏肿瘤细胞,适用于小于5厘米的肝癌。

02

酒精注射

将无水酒精直接注入肿瘤内,使肿瘤细胞脱水坏死,适用于无法手术或射频消融的肝癌。

03

系统治疗方案组合

通过栓塞肝动脉的分支,使肿瘤缺血坏死,同时注入化疗药物,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适用于不能手术的中期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针对肝癌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质,使用特定的药物或治疗手段,如索拉菲尼、瑞戈非尼等,可延长生存期。

分子靶向治疗

包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相关抗原疫苗等手段,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

04

外科干预方案

根治性肝切除术

彻底切除肿瘤及周围正常肝组织,达到治愈目的。

姑息性肝切除术

切除部分肝组织以缓解肿瘤引起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瘤手术

通过手术尽可能多地切除肝部肿瘤,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肝切除术式分类

术前肝功能评估

影像学检查

通过B超、CT、MRI等检查,评估肝脏肿瘤大小、位置、形态等。

03

包括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白蛋白、凝血功能等指标,全面了解肝脏功能。

02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分级

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评估患者肝脏储备功能。

01

术后并发症管理

出血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情况。

01

肝功能不全

给予保肝、利尿、营养支持等治疗,促进肝功能恢复。

02

胆瘘

胆汁漏入腹腔可能引起胆汁性腹膜炎,需及时引流。

03

感染

加强抗感染治疗,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04

05

非手术治疗进展

靶向药物研发动态

针对肝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开发高效低毒的药物,如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等。

分子靶向治疗

利用抗体与肝癌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结合,发挥靶向治疗作用,如贝伐珠单抗等。

抗体药物研发

将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如PD-1抑制剂与靶向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