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借助易加学院,优化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docx

发布:2025-06-11约3.8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借助易加学院,优化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双减”政策的落实,学生对个性化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针对当前练习的内容“统一要求多,自主选择少;结果唯一多,答案开放少”、练习形式“笔头作业多,操作实验少;独立作答多,合作完成少”、评价方式“标准划一多,多元评价少;单向评价多,多维互动少”的情况,我们尝试借力园区“易加学院”:让練习内容可选择,实现自主性、加强互动性、凸显层次性;让练习形式变丰富,体现个性化、促进探索性、凸显开放性;让练习评价变多元,体现多样性、促进及时性、凸显差异性。优化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数学练习产生获得感。

【关键词】易加学院小学数学个性练习

练习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积累学习经验,更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历程、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练习时,“拿来主义”和“本本主义”现象较为突出,重布置轻设计,重数量轻质量,重操练轻发展。这样的练习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降低学习兴趣,也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发展。因此,笔者思考: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针对练习设计,借助易加学院,优化数学练习的设计与实施,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体现出以生为本、学为中心。

一、思:数学练习之现状与分析

(一)从练习内容看

1.统一要求多,自主选择少

在传统的数学课中,练习通常从教材出发,很少关注学生主体,还普遍存在“一刀切”现象。教师未能针对不同基础、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设计差异性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内容往往导致班级中有的学生思维得不到锻炼,有的学生觉得难度过大。练习的内容常常缺少层次性,学生缺少自主选择的机会,无法有效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求。

2.结果唯一多,答案开放少

现成的练习中大部分内容条件单一、思路单一、结果唯一,缺少思辨性;也有部分信息缺失、思路开放、结果开放的练习。教师在教学时只是简单处理这些练习,未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从练习形式看

1.笔头作业多,动手操作少

目前的数学练习基本是书面练习,书面练习的布置和反馈方式相对简单,容易操作。虽有一些实践性练习,但基本以教师演示和讲解为主,学生只是看了过程,记下结果和规律,没有动手参与操作的机会,因此,学生无法深层次地理解知识、积累数学学习经验。

2.独立解答多,合作完成少

传统的练习基本是让学生以纸笔的方式独立完成,完成练习的形式也是单兵作战多,很少有合作学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多组织合作性学习活动以及作业成果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从评价方式看

1.标准划一多,多元评价少

课标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目前,教师对学生练习的评价标准单一,基本还停留在判断结果的对错上,对学生书写清楚工整、格式规范、独立思考、解答过程、创新思维等方面关注得较少,关注情感体验的激励性评价措施也少。同时,由于练习设计的封闭性,练习功能指向的单一性,难以体现多元评价的结果。

2.单向评价多,多维互动少

课标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家长、学生都可以作为评价者。而目前在练习评价反馈中,基本还是教师的单向评价居多。因而在练习的评价中,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练习情况。

结合以上现状,我们思考:如何基于现有的练习,优化练习设计与实施,发挥练习的巩固提升功能,提升针对性、多样性和有效性,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需求,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研:个性练习之设计与实施

(一)借力易加学院,练习内容可选择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创建的易加学院作为资源平台,可提供专业的数学资源包,让学生有主动练习的机会。这样的练习内容设计,既能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源,又能增强学生自主选择的意识,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1.巧设资源包,体现自主性

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如课堂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利用易加学院,通过推送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力水平,运用猜想、探究、证明、反思、发现等方式进行学习。自主选择的探究练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巧设资源包,加强互动性

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资源包中的练习开展学习活动,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为生生、师生互动提供了机会。

由于资源包的使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有充足的时间发表见解、发展个性。这样的形式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单一交流的方式,让交流方式变为师生、生生、学生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