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docx
2025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
一、引言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创面修复困难,治疗周期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导致截肢和死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理念、技术和方法。为了规范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本专家共识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经验,制定了全面、系统的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方案。
二、糖尿病足创面的评估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糖尿病病史,包括患病时间、血糖控制情况、是否使用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物等。了解患者是否有足部溃疡的既往史,溃疡的发生时间、部位、治疗经过及愈合情况。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等。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2.足部检查:观察足部的外观,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有无畸形、胼胝等。检查足部感觉,使用10g尼龙丝检查患者足部的轻触觉,使用音叉检查振动觉。评估足部血管情况,可通过触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或使用超声多普勒检查下肢血管的血流情况。
3.创面检查:详细描述创面的部位、大小、深度、形状、边缘情况、基底情况、有无渗液及渗液的性质等。评估创面周围组织的情况,如有无红肿、压痛、皮温升高或降低等。
(三)实验室检查
1.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患者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2.血常规: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观察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
3.凝血功能: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对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尤为重要。
4.肝肾功能: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为选择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5.细菌培养:对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病原菌种类,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四)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可发现足部的骨质破坏、关节脱位等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骨髓炎。
2.超声检查:用于评估下肢血管的情况,了解血管的内径、血流速度、有无斑块及血栓形成等。
3.CT及MRI检查:对于怀疑有骨髓炎或深部组织感染的患者,CT及MRI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三、糖尿病足创面的治疗原则
(一)控制血糖
良好的血糖控制是糖尿病足创面修复的基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降糖方案,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等方法,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二)改善循环
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对于糖尿病足创面的修复至关重要。可采用药物治疗,如使用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药物等,促进下肢血管的扩张和血液循环。对于严重的血管病变,可考虑血管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如血管搭桥术、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等。
(三)抗感染治疗
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轻度感染,可口服抗生素;对于中重度感染,应静脉使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应注意创面的清创处理,去除坏死组织和感染灶。
(四)创面处理
1.清创:定期对创面进行清创,去除坏死组织、痂皮和异物,促进创面的愈合。清创方法包括手术清创、机械清创、酶清创等。手术清创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坏死组织和深部感染;机械清创可使用生理盐水、双氧水等冲洗创面;酶清创则是使用蛋白酶等药物溶解坏死组织。
2.敷料选择:根据创面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对于干性创面,可选择保湿敷料,如凡士林纱布、水胶体敷料等,保持创面的湿润环境,促进上皮细胞的生长。对于渗出较多的创面,可选择吸收性敷料,如藻酸盐敷料、泡沫敷料等,吸收创面的渗液,防止感染。
3.负压创面治疗:负压创面治疗是一种新型的创面治疗技术,通过在创面表面施加负压,促进创面的血液循环,减少创面的渗液,加速肉芽组织的生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足创面,尤其是较大面积的创面和难以愈合的创面。
(五)营养支持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常伴有营养不良。充足的营养支持对于创面的修复至关重要。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营养方案,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可考虑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六)康复治疗
在创面修复的同时,应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足部功能锻炼、物理治疗等。足部功能锻炼可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增强足部肌肉力量,预防足部畸形的发生。物理治疗如红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等,可促进创面的愈合。
四、不同类型糖尿病足创面的治疗方法
(一)神经性溃疡
神经性溃疡是糖尿病足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主要由于足部神经病变导致感觉减退或丧失,足部承受压力不均,容易形成溃疡。治疗方法包括:
1.减压:使用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