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复习课件.pptx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技巧
考试说明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考查范围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对比、用典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赋、比、兴,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以动写静,景与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
双关互文通感对偶比喻夸张比拟借代1修辞手法: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拟人诗词中修辞的运用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01双关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03互文04红杏枝头春意闹05通感0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07对偶08诗词中的修辞运用
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主人下马客在船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理解: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理解:烟和月笼着寒水和沙123654理解: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理解: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理解: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主人和客人都在船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1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2对比3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4反衬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6风急天高猿啸衰,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7正衬8比较9其他的表现手法
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对写法诗人在表达主观情感的时候,不从自身写起,而是把抒情主体“我”放在客体的位置,假想客体对“我”的思念、牵挂、留恋、期待等复杂的情感。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1)直接抒情:不借助任何物,直接抒发情感。《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直抒胸臆
把情感寄予在描写景和物中,间接含蓄抒情。11借景抒情:客观景物融入了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2(2)间接抒情: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借景抒情
2寓情于景:诗人怀着特有的情感去看眼前景象,这种景象自然带上了诗人情感的色彩。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4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与诗人的主观感情融合在一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如: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这一绝句,初看上去,纯然写景,未露丝毫情意。仔细读来,却如罗大经所说:“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其中寓有诗人的一片“真乐”。
5托物言志:借助松、竹、梅、菊、柳、山、月等某种事物的某一特点,融入自己的主观感情,表达自己的志向。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緌:蝉喙)A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B托物言志C
壹托物言志常常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