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ppt
李华的《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安史之乱后,诗人只身站在宜阳城头,极目远眺,只见土地荒芜,野草满目,城外流水东流复向西,再也难见农民用流水灌溉万顷良田。路转春山,人迹罕至,任春花吐芳、鸟啼婉转、送尽春光。全诗说尽宜阳城外凋残荒凉,却不露乱离之事,于花落鸟啼之中,寄寓了多少兴亡之感!可谓“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借景抒情以乐景写乐情登科后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局促。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诗的后两句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快乐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以哀景写哀情: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以老兵到家后所目睹的悲凉的景象(兔子从狗洞进进出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烘托出老兵心中的悲哀。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但由于自己如今成为阶下囚,面对如此良辰美景,恰恰反衬出作者心中的家国之痛。02写喜乐的景物与欢快的氛围,往往反衬出男女主人公不合于时,寂寞失落的情绪。01以乐景写哀情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分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伤感。——乐景写哀情从军行七首(其四)0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0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03前两句写悲凉孤寂的边塞风景,衬托出戍边战士杀敌报国的信念。04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一倍其哀乐。”05以哀景写乐情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以梅自喻,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12陆游《卜算子咏梅》0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0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03诗人借梅的高洁表现了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不畏谗言,不怕摧残,坚贞自守的高洁品质。041243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1234王安石《孤桐》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的人生追求以及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精神。0103050204060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0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区分二者刘禹锡的《台城》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抒情方式,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色形成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借古讽今01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