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寄黄几复①??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黄几复:与黄庭坚少年交游,当时在南方做官。②蕲:同祈,祈求。此句称赞黄几复不从官场世故中谋求升官发财。 请分析这首诗的颔联修辞手法。 对比。(步骤一) 上句追忆了当年相聚的欢乐,和下句描写与友人久别的凄凉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步骤二) 突出地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关切与赞扬之情。 (步骤三) * ——诗歌的表达技巧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承上启下、以小见大、抑扬、铺垫 结构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双关(排比、设问、反问) 修辞手法 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烘托、比兴、虚实结合(照应、联想、想象、用典) 表现手法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古讽今、用典抒情 抒情 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动静、虚实、抑扬、角度变换、绘声绘色绘形) 描写 表达方式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2014年浙江卷 分析上片和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2015年浙江卷 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 2015年湖北卷 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2015年安徽卷 1.“小角度”设题 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015年重庆卷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2015年全国卷Ⅱ 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2015年天津卷 2.“大角度”设题 2015年全国卷Ⅱ 题干要求: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审题关键:颔联巧在哪里:在整首诗中的巧妙之处,即为构思之巧妙。 思考方向:开篇——引出下文、总领全文、为下文铺垫; 中间——过渡; 结尾——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题干类似情况:“尾句技巧”“布局技巧” 2015年福建卷 题干要求: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审题关键: “写景”中的“写”为描写, “景”为景物, 从描写景物角度答题。 思考方向: 描写角度——远近高低; 描写方式——听觉、视觉、嗅觉; 描写方法——正侧、动静、虚实、点面等。 题干类似情况:“怎样写”“描绘” “描写” 2014年全国卷Ⅱ 题干要求: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审题关键: 什么方法表现感情:表现情感即为抒发情感的手法。 思考方向: 抒情方法: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题干类似情况:“情感展现特殊”“景” 与“情” 2013年全国卷Ⅱ 题干要求: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审题关键: 咏梅诗:梅为主体,其他意象为烘托或渲染,或象征手法,为表现手法的考查。 思考方向: 表现手法:对比、反衬、烘托、渲染、联想、想象等。 题干类似情况:“写环境的作用”“其他意象作用” 品读诗歌,明确诗意,结合诗中相关信息,明确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步骤一:定技巧。 步骤二:释运用。 结合具体诗句,说明如何运用表达技巧。 答题模式 分析表达技巧在形象、意境、结构、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步骤三:析效果(作用)。 注意: ①若题干已明确表达技巧,“步骤一”可省略; ②作答时“步骤二、步骤三”也可以合并,并且可以调换。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题型一:修辞手法【设问方式】 1、某诗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某一句的妙处。 3、诗中某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它的艺术效果。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