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数列讲义 第一章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学生版).docx

发布:2025-06-01约4.9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考情分析

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考点要求

真题统计

考情分析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

(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数

2021年北京卷:第10题,4分

数列是高考的热点内容,属于高考的必考内容.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来看,高考中对数列的概念的考查相对较少,考查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难度不大,重点是考查数列的单调性、周期性与最值等内容.

知识梳理

【知识点1数列的概念与基本知识】

1.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把按照确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的第一

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常用符号表示,第二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个数列的第2项,用表示第n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个数列的第n项,用表示.其中第1项也叫做首项.

2.数列的分类

分类标准

名称

含义

举例

按项的

个数

有穷数列

项数有限的数列

1,2,3,…,n

无穷数列

项数无限的数列

1,0,1,0,1,0,…

按项的

变化趋势

递增数列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

项的数列

3,4,5,6,…,n+2

递减数列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

项的数列

-1,-2,-3,…,-n

常数列

各项相等的数列

0,0,0,0,…

摆动数列

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

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1,-2,3,-4,…

3.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的第n项与它的序号n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

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4.数列的递推公式

(1)递推公式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的相邻两项或多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2)对数列递推公式的理解

①与“不一定所有数列都有通项公式”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递推公式.

②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事实上,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一样,都是关于项的序号n的恒等式.

如果用符合要求的正整数依次去替换n,就可以求出数列的各项.

③用递推公式求出一个数列,必须给出:

基础——数列{}的第1项(或前几项);

递推关系——数列{}的任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并且这个关系可

以用等式来表示.

5.数列表示方法及其比较

优点

缺点

通项

公式法

便于求出数列中任意指定的一项,利于对数列性质进行研究

一些数列用通项公式表示比较困难

列表法

内容具体、方法简单,给定项的序号,易得相应项

确切表示一个无穷数列或项数比较多的有穷数列时比较困难

图象法

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出随着序号的变化,相应项的变化趋势

数列项数较多时用图象表示比较困难

递推

公式法

可以揭示数列的一些性质,如前后几项之间的关系

不容易了解数列的全貌,计算也不方便

6.数列的前n项和

数列{}从第1项起到第n项止的各项之和,称为数列{}的前n项和,记作,即=+++.

如果数列{}的前n项和与它的序号n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

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

【知识点2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策略】

1.由an与Sn的关系求通项:

(1)已知Sn求an的常用方法是利用=转化为关于an的关系式,再求通项公式.

(2)Sn与an关系问题的求解思路

方向1:利用an=Sn-Sn-1(n≥2)转化为只含Sn,Sn-1的关系式,再求解.

方向2:利用Sn-Sn-1=an(n≥2)转化为只含an,an-1的关系式,再求解.

2.由数列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

(1)累加法:形如an+1=an+f(n)的递推关系式利用累加法求和,特别注意能消去多少项,保留多少项.

(2)累乘法:形如an+1=an·f(n)的递推关系式可化为的形式,可用累乘法,也可用代入求出通项.

(3)构造法:

①形如an+1=pan+q的递推关系式可以化为(an+1+x)=p(an+x)的形式,构成新的等比数列,求出通项公式,求变量x是关键.

②形如(A,B,C为常数)的数列,可通过两边同时取倒数的方法构造新数列求解.

【知识点3数列的性质有关问题的解题策略】

1.数列周期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解决数列周期性问题,根据给出的关系式求出数列的若干项,通过观察归纳出数列的周期,进而求出有关项的值或前n项和.

2.求数列最大项与最小项的常用方法

(1)函数法:利用相关的函数求最值.若借助通项的表达式观察出单调性,直接确定最大(小)项,否则,利用作差法.

(2)利用确定最大项,利用确定最小项.

【方法技巧与总结】

1.若数列{}的前n项和为,通项公式为,则=.

2.在数列{}中,若最大,则;若最小,则.

【题型1由an与Sn的关系求通项或项】

【例1】(20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