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教案.pdf

发布:2025-05-31约9.17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认识化剂、化作用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难点:化剂的概念和化作用.

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演示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要注意引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具准备

过氧化氢、二氧化铳、高铳酸钾、木条、火柴;药匙、试管、铁架台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射,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在潜水,抢救危急病人,光

合作用,腐烂的葡萄,引导学生回答:氧气是我们身边熟悉的物质,它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

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交流]

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

师:既然氧气的作用这么多,那么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这一节课我

们就来进行学习和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和学生探讨氧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提,可氧气如何制得?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1、演示实验:[实验2-5]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究机会,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相互启迪,

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提问,在上述产生氧气的支脸中,哪一种方法比较适合实验室制

取氧气,理由是什么?

2、进行演示实验:[实验2-6],了解二氧化镒的化剂的作用

(二)、学习分解反应的概念: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什么变化?这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与化合反应有什么区别别?一、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氧气的作用,与老师交流.学生思考、猜

想,有的学生提出):空气中存在较多的氧气,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1、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得出后一种)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已有的知识确

定二氧化镒不是反应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已有的知识确定二氧化镒不是反应物.

2、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由现象得出: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制取氧

气时,二氧化镒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认识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初步

学习自主设计装置、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2、通过对碳、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采用分析

―对比的方法,认识分解反应的特点。

3、通过催化剂和氧气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和勇于创新的科学,严谨

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实验准备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2、实脸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

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电氧焊、

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

[学生猜想]

学生们畅所欲言,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3-34,分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出实验室制

氧气的方法。

[实验探究,引导观察]

(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2-5];[实验2-6];取少

许二氧化镒于试管中并加热,检验是否有氧

气生成。

(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2-5];[实验2-6];取少

许二氧化镒于试管中并加热,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

布置课堂作业并及时点评,P401、2。

第二课时

[回忆与再现]

(分小组竞赛)看谁写得又快又准,写出实验室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两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