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
篇一:初三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课题3制 取 氧 气 一、概念 1. 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2O2) ————→ 水(H2O) + 氧气(O2) 二氧化锰 (2)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反应过程中会改变)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 催化剂,又叫触媒。 (3) 注意事项: a).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 漏斗中逸出; b). 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c). 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 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d). 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e). 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2. 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二氧化锰 实验原理:氯酸钾(KClO3)————→氯化钾(KCl)+氧气(O2) 加热 3.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4)——→ 锰酸钾(K2MnO4)+ 二氧化锰(MnO2)+氧气(O2) 1) 步骤:“茶庄定点收利息”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入药品;(3)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 加热;(5)收集氧气;(6)把导管从水槽中撤离;(7)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2) 注意事项: ①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②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③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④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 收集的气体更纯。 ⑤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 试管。 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 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 4. 收集氧气的方法: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 5. 集气瓶验满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集满。 二、典型例题 例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 ) 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铁架台 B.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 C.集气瓶、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D.铁架台、烧瓶、集气瓶、玻璃片 2.图2-11所示的装置,其中收集氧气时可选用( ) 图2-11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④D.①和⑤ 3.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如图2-12所示方法进行暂时存放。据此,请你判断 与这种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除颜色、状态外,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2-12 4.根据图2-13所示装置,完成下列问题: 图2-13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 (2)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和装置_________或装置_________ 连接;或选用装置_________和装置_________或装置_________连接(填装置编号)。制取氧 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检验氧气 是否收集满,则应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_。 三、易错题 例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理解,正确是的( ) A.催化剂就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B.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放出氧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例2.已知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备氨气应采用的收集方 法是 A.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以上方法都不可以 四、练习题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 A、加热氯酸钾B、加热高锰酸钾 C、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