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分析》教案.doc

发布:2025-05-24约4.16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分析》教案

【单元内容概述】

人文主题

本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体裁和题材不同,但都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充分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课文编排

《北京的春节》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娓娓道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腊八粥》从小孩儿八儿的视角,将我们引入美好的腊八风俗;《古诗三首》描写了古代人们过传统节日时的习俗或传说,令我们回味无穷;《藏戏》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让我们对藏戏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

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等要素基础上的延伸。阅读时要分清内容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还要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把主要部分写详细的,教材从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本单元的习作话题是“家乡的风俗”,紧密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引导学生探寻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

【单元核心目标】

1.在活动体验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厘清课文内容的主次,思考文章详略安排与文章主旨的关系。

2.在阅读的引领下,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注意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详略得当。

【单元任务群目标】

任务群类型

任务群目标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1.会写38个字,正确读写38个词语。

2.认识并临摹行书,逐渐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3.朗读并背诵《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长歌行》。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1.能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及其效果,体会详写主要内容的好处。

2.体会课文不同的语言风格,感受丰富的民俗文化。

3.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次自己参加活动的经历。

4.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

5.总结交流分清课文主次的意义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1.推荐阅读:《人老舍不得》(老舍)。

2.实践活动:

(1)多度交流、展示自己感兴趣的风俗。

(2)根据场合、对象等作即兴发言。

【单元任务群设计】

第一单元提升练习

一、基础知识。(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那天晚上,我想吃yuánxiāo(),可妈妈却给我煮了jiǎozi(),里面的馅儿是老腊肉。妈妈从菜缸里捞出色如翡翠的蒜头,再用tānɡchí()舀了一点儿chéncù()倒在碟子里当作料。我用kuàizi()夹了一个尝了尝,真是美味极了!

(二)下面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5分)

A.万象更新张灯结采残灯末庙

B.能歌善舞行善积得身无分文

C.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牛郎织女

(三)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近义词,写在括号里。(4分)

1.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2.这棵树粗壮极了,我双臂合拢才把它抱住。()

3.春节是老北京人最闲在的时候。 ()

4.藏戏与其他戏剧的特点截然不同。 ()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22分)

1.以“月亮”为描写对象,分别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10分)

(1)比喻句:?

(2)拟人句:?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4分)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3.用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造句。(2分)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2分)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5.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4分)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