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及其导向.pptx

发布:2025-05-17约1.5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等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及其导向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内容几点认识评估的目的和导向新一轮评估的工作目标和方案特点新一轮评估的要求对新方案的认识新一轮评估的关键点新方案指标体系03版与08版方案的比较

01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022003年,水平评估开始,26所;032004年,全面铺开,权利下放省;042006年,示范校建设启动,100所052008年,人才培养工作评估(08方案)062010年9月,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072010年,骨干校建设,100所082011年,高职管理体系改变09。0.0引言

1.0几点认识1.1示范院校建设带来的(1)专业建设是龙头;(2)课程建设是根本;(3)深化教学改革;(4)创新培养模式;(5)增强服务能力。其途径:工学结合其途径:产学结合

目标重点支持,带动高职院校发展

引入多元评估主体引导院校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2.新一轮评估带来的

目标质量真实过程可控

1.3.骨干校建设带来的1.3.骨干校建设带来的(1)政府完善政策推进“四合”、形成“四共”体制机制(2)质量为核心适应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岗位任职要求、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专业课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行业企业参与、就业水平和企业满意衡量—质量保障体系(3)队伍能力双师素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战略规划、资源整合—干部队伍(4)服务能力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创新、技术研发、继续教育

目标校企合作的效度和深度

1.4.国家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带来的1质量核心、“四合”主线、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建设特色2十大任务3十一项指标100个区域(或行业)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200个校企合作示范基地50个资源库4

12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未来十年,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国际影响高职院校。12目标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生死攸关的支撑点体制机制是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突破点教学建设是职业院校凸显特色的着力点1.5.结论

STEP1STEP2发展目标:满足终身学习,与市场和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任务:就业导向,深化改革;加强基础,提高质量;创新体制,增强活力;依靠企业,密切结合;严格准入,完善证书。2.0高等职业教育目标

2.1教育部对评估的态度(1)1.强化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包括每年一度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公布制度2.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评估方案,改进评估方法。3.实施“阳光评估”,增强评估工作的透明度。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作为专家考核数据自评、考察意见、评估结论上网考察意见成绩和问题要写到观测点4.严肃评估纪律,杜绝弄虚作假。“一票否决”就是不合格5.重视评估整改,更好实现以评促建的目的整改情况作为下一轮评估重要考察内容之一6.加强专家培训,建设高水平专家队伍专家态度决定学校做法7.加强评估工作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8.加强评估工作组织领导

定期评估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不断调整改进才能趋利避害,发挥好它应有的作用。鼓励高校建立各自的自我评估体系,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加强统计数据的管理,建立各种教学状态的数据库,建立评估的长效机制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要坚持不懈地开展评估工作。加强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增加透明度,改进评估方法,提高效率,减轻学校负担。010203042.1教育部对评估的态度(2)

评估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通过评估要推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上一个新台阶。01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伴随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全国高校不应该办成一个模式,每个学校都应有自己的特色。02一流水平体现: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优质的办学条件;培养高质量人才。最根本的标准:培养国家建设需要和受社会欢迎的人才。032.2评估的目的

导向就业:引导学校融入社会,促使学校进一步紧贴社会需求办学,按照社会需求变革,随着社会需求发展。(引导学校以社会评价作为对人才培养工作最重要、最综合、最具权威的评价。避免关门改革,弄虚作假)导向创新导向依法自主办学:把培养目标、规格和方案,制定相应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立以自评为基础、内外评相结合的定期评估制度,实现真正意义的依法自主办学。(不重视自我评价,不知自我监控,不习惯自主办学,缺乏应变能力,难以生存。)导向卓越: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