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ppt
第7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6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2、四个常用的强度理论由前述广义虎克定律有:则应变能密度为:而主单元体体积为:3、形状改变比能一般情况,单元体有体积改变,也有形状改变。1=+主单元体分解为图示两种单元体的叠加,有s2s3s(a)smsmsm(b)s2-sm=s2s1-sm=s1s3-sm=s3(c)平均应力:则体积不变,仅发生形状改变。在?m作用下,图b无形状改变,且其体积应变同图a,而对图c,因为:与此对应,图a的体积改变能密度等于图b的应变能密度,而图a的形状改变能密度等于图c所示单元体的应变能密度,即:而:而:所以:另外,由图c可得:所以:由两者相加并与图a的应变能密度比较可证明:对一般空间应力状态的单元体,应变能密度可由六个应力分量和对应的应变分量来表示,即为:练习题:图示悬臂梁,已知中性层A点沿45o线应变ε,弹性模量E、横向变形ν,截面尺寸b、h。求F=?上次课回顾:1、空间应力状态的概念最大剪应力2、广义胡克定律主应力三向应力圆stOs3s2s1smaxBDAtmax平面应力状态:3、各向同性材料的体积应变4、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形状改变比能体积改变比能ss1、概述1)单向应力状态:图示拉伸或压缩的单向应力状态,材料的破坏有两种形式:塑性屈服:极限应力为脆性断裂:极限应力为此时,?s、?p0.2和?b可由实验测得。由此可建立如下强度条件:2)纯剪应力状态:其中n为安全系数。图示纯剪应力状态,材料的破坏有两种形式:塑性屈服:极限应力为脆性断裂:极限应力为其中,?s和?b可由实验测得。由此可建立如下强度条件:3)复杂应力状态txsx来建立,因为?与?之间会相互影响。研究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破坏的原因,根据一定的假设来确定破坏条件,从而建立强度条件,这就是强度理论的研究内容。对图示平面应力状态,不能分别用4)材料破坏的形式塑性屈服型:常温、静载时材料的破坏形式大致可分为:脆性断裂型:铸铁:拉伸、扭转等;低碳钢:三向拉应力状态。低碳钢:拉伸、扭转等;铸铁:三向压缩应力状态。例如:例如:可见:材料破坏的形式不仅与材料有关,还与应力状态有关。根据一些实验资料,针对上述两种破坏形式,分别针对它们发生破坏的原因提出假说,并认为不论材料处于何种应力状态,某种类型的破坏都是由同一因素引起,此即为强度理论。脆性断裂:塑性断裂:5)强度理论常用的破坏判据有:下面将讨论常用的、基于上述四种破坏判据的强度理论。强度条件: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假设最大拉应力?1是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的因素。不论在什么样的应力状态下,只要三个主应力中的最大拉应力?1达到极限应力?jx,材料就发生脆性断裂,即:可见:a)与?2、?3无关;b)应力?jx可用单向拉伸试样发生脆性断裂的试验来确定。实验验证:铸铁:单拉、纯剪应力状态下的破坏与该理论相符;平面应力状态下的破坏和该理论基本相符。存在问题:没有考虑?2、?3对脆断的影响,无法解释石料单压时的纵向开裂现象。假设最大伸长线应变?1是引起脆性破坏的主要因素,则:?jx用单向拉伸测定,即: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2)应力圆sOtCs2FA1B1B2A2D1D2Etxtysysxs12a02a应力圆和单元体的对应关系圆上一点,体上一面;圆上半径,体上法线;转向一致,数量一半;直径两端,垂直两面。(3)主平面和主应力§7-3空间应力状态的概念下图所示单元体的应力状态是最普遍的情况,称为一般的空间应力状态。图中x平面有:图中y平面有:图中z平面有:在切应力的下标中,第一个表示所在平面,第二个表示应力的方向。xyzOdxdydztxytxzsxtyxsytyztxysztzxtxysxtxztzy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