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52讲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DOCX

发布:2025-05-11约1.41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第52讲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是给予公民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线索(一):中国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的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线索(二):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西欧中古时期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西方出现自治市镇和社区组织,现代西方以社区自治为主。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1.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战国

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

汉朝

形成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隋唐

隋“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

宋朝

分主户与客户

元朝

按职业划分户籍,统称为“诸色户计”,户籍世代相袭

明朝

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造“黄册”

清朝

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

2.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

秦汉

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

唐朝

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明朝

实行里甲制,设甲首、里长

(2)社会治理

秦汉

推行什伍组织,互相监督

唐朝

实行邻保制度,相互监督

宋朝

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制

明朝

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

清朝

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一

3.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社会救济

背景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措施

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政府重视官方储备,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作用

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

(2)优抚政策

时期

概况

秦汉

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鸠杖以示尊重

唐朝及以后

政府设有专门机构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

宋朝以后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明清时期

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3)特点

①救济主体是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②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

③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二、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古希腊

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村社实行自治,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

中世纪

(1)庄园是主要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组织生产,征收地租,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裁决纠纷。

(2)城市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3)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代

(1)英国: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近代自治市制度。

(2)美国: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

(3)法国:形成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

(4)工业革命后,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现代

(1)二战后,社区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2)20世纪80年代后,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历程

17世纪初

英国颁布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济贫制度

19世纪80年代

德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

1935年

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确立

二战后

西方主要国家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影响

积极

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

消极

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

(2)现代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①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释概念]编户齐民

(1)编户齐民是历代中原王朝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2)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相关规定承担相应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