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_T2893—2021_马铃薯机械中耕技术规范_黑龙江省.docx
ICS65.060.20
CCSB90
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893—2021
马铃薯机械中耕技术规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2893-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黑龙江九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馨、李世柱、王海翔、黄文明、韩休海、刘军茹、杨金砖、牟雪雷、刘岩、
康海燕、宋秋梅、臧秀法、赵丽平、尹达。
I
DB23/T2893-2021
马铃薯机械中耕技术规范
1
2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机械中耕的安全要求、一般要求、作业方法、作业质量。
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中耕机(以下简称中耕机)的中耕作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0395.1农林机械安全第1部分:总则
GB10395.5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5部分:驱动式耕作机械
GB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
马铃薯中耕机
一次性完成马铃薯松土、除草、追肥、培土作业的机械。
指定区域内,中耕后伤苗、埋苗株数占中耕前秧苗总株数的百分比。
4.1中耕机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10395.1和GB10395.5的规定。
1
DB23/T2893-2021
4.2对操作人员有危险的外露传动装置、旋转部件等应有可靠的防护罩,防护罩应便于机器的维护、
保养和观察,防护罩的涂漆颜色应区别于中耕机的整机涂色。
4.3在中耕机升降机构和链轮传动机构等危险部位,应在附近的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
示标志应符合GB10396规定。
4.4机组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安全操作培训。
5一般要求
5.1机具在运输和作业过程中,机具上不得搭乘人员和重物。
5.2在作业、地头转弯和升降时,机具附近不应有人。
5.3入土部件在入土作业状态下,机具不得倒退或转弯。
5.4作业中发现异常或故障应停机检查,排除异常或故障后继续作业。
5.5机具处于升起状态时,不应在机具下面进行检查和保养。停机时,机具不应悬挂停放。
5.6调整、检修和保养机具时,应先切断输出轴动力,后关闭拖拉机发动机。
5.7长途运输时应使用挂车或汽车装运,短途运输或田间转移时应采用拖拉机悬挂,整机应升到最高
位置,且拖拉机液压系统的限位机构应可靠。
6作业方法
6.1作业条件
6.1.2中耕作业时,土壤含水率为15%~25%,土壤硬度(坚实度)0.4MPa~2.0MPa.
6.1.3作业地块不应有砖石、铁丝等硬质障碍物。
6.1.4中耕作业应为2次,第一次中耕作业应选在播种后,幼芽距离破土2cm~3cm。第二次中耕作业
应选在现蕾前,苗高10cm~15cm。
6.3.1作业前应先进行试耕,试耕时要对行距、耕深、施肥量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指标符合作业质
量要求后,进入正式作业。
6.3.2机组起步时,应按照已确定的作业路线,边走边缓慢放下机具,并保持正确的行走位置。
6.3.3作业中应注意监听转动部件声响,发现有异响应停机检查,待故障排除后继续工作。
6.3.4作业时遇有转弯、调头时,应将机具提升至安全高度,缓慢运行。
6.3.5作业过程中应适时清理工作部件上的泥土、秸秆等杂物,及时添加肥料,保证肥箱内的肥量不
少于总容积的四分之一。
6.3.6每作业3h~4h,应停车检查。各入土部件不应有变形,紧固件不应有松动,机具工作状态应保
持良好。
6.3.7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耕作深度和施肥量的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
6.3.8作业结束后应清理杂草污物、检查各部件运转情况。
2
DB23/T2893-2021
7作业质量
7.1中耕松土深度20cm~30cm,深浅应一致。
7.2中耕除草率应大于70%。
7.3施肥深度10cm~18cm,排肥断条率应小于4%。
7.4中耕作业不应埋压秧苗,行间伤苗率应小于1%,地头伤苗率应小于3%。
7.5中耕培土后垄帮、垄沟、垄顶应有一定厚度的松土层,第一次中耕培土厚度应为3cm以上,第二
次中耕培土要求培严土,封垄前起垄高度达到30cm,垄断面围长105cm~110c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