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应用型)》教案 第11课 就业心理与就业观.pdf
课题就业心理与就业观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和就业心理准备
(2)熟悉常见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偏差及其调试方法
教学目标
(3)了解大学生就业观的常见误区
素质目标: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教学重点:常见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偏差及其调试方法、大学生就业观的常见误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常见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偏差及其调试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了解就业心理
与就业观的主要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以下问题:
课前任务
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有哪些?
【学生】登录学习平台查找资料,思考并留言讨论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将学生分组并让学生阅读案例导入——“优等生”为何会自暴自弃(详见教材),然后思考以下
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案例中的局面呢?
案例导入【学生】每3~5人一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在组内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讨论
【教师】参与到每组的讨论中,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学生】分小组阐述观点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导入本节课课题并板书:就业心理与就业观
【教师】讲解就业心理的概念、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常见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偏差
及其调试、就业观的概念、大学生就业观的常见误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传授新知第一节就业心理
一、就业心理的概念
就业心理是指在就业过程中,人们的注意力、兴趣、动机、情感和意志等以各种具体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倾
向性和能动性。
1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
(一)成就动机水平高,但害怕面对现实
(二)择业期望值高,但缺乏信心和竞争力
(三)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强烈,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准备
……(详见教材)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
【课堂讨论】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毕业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学生】聆听、思考、分析、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一)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
大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时期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是为个人适应社会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而打下的基础,只是一个知识积累、储备的过程。
(二)正确认识自我,确立恰当的自我定位
全面了解自己的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作为一名求职者,只有在知己的基础上才能扬长避短,从而
做出适合自己的求职决策。
科学认识自己最有效的方式是心理测试、测量。此外,通过与老师、家长、同学的交流,得到他们对自己
的客观评价,也是一个有效的渠道。
(三)正确的职业认识和评价
大学毕业生最好不要将自己的职业选择限定在某个范围内,而是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摆脱轻视体
力劳动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