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5-06约6.33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PAGE页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2025年9月7日是第六个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下列做法与保护空气理念不相符的是()

A.开发清洁能源 B.大力植树造林

C.垃圾就地焚烧 D.提倡绿色出行

【答案】C

2.中国空间站的“人造空气”与自然界空气成分体积分数基本相同,其中可供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B

【点拨】中国空间站的“人造空气”与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其中可供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是氧气,故选B。

3.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延长其保质期

B.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电光源

D.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答案】B

【点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延长其保质期,故A选项说法正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加剧温室效应,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电光源,故C选项说法正确;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故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4.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使用正确的是()

A.连接导气管 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答案】D

【点拨】A项,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项,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导管稍露出胶塞即可,有利于气体排出,图中所示装置错误;C项,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便于把空气排出,图中所示装置错误;D项所示装置正确。故选D。

5.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木炭+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B.镁+氧气点燃氧化镁

C.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D.氧化汞加热汞+氧气

【答案】C

【点拨】A项,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反应;B项,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反应;C项,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物也是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项,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选C。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答案】C

【点拨】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A描述不正确;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名称,B描述不正确;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描述正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D描述不正确;故选C。

7.小华根据所学知识,自制一台“制氧机”,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仓中的液体试剂可以是过氧化氢溶液

B.从过滤仓出气口收集到的氧气是湿润的,也能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

C.通过观察过滤仓中气泡的多少可以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

D.该装置可以随时调控产生氧气的速率

【答案】D

【点拨】反应仓中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在常温下制取氧气,可以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仓中的液体试剂可以是过氧化氢溶液,故A正确;氧气不易溶于水,过滤仓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使氧气湿润,故B正确;根据过滤仓中气泡的多少,可以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故C正确;该装置不能随时调控产生氧气的速率,故D错误;故选D。

8.不能正确表示两概念之间的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D

【点拨】有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的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两者属于交叉关系,A图示正确;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者属于并列关系,B图示正确;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缓慢氧化是氧化反应的一种,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故两者属于包含关系,C图示正确;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其他物质的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故两者属于并列关系,D图示错误;故选D。

9.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①量筒中的水:快速降低集气瓶内温度,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B.图②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