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x
第PAGE页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神箭冲碧宇,天和傲苍穹”。我国空间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研制火箭的燃料 B.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
C.计算返回舱落点 D.返回舱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
【答案】C
【点拨】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研制火箭的燃料涉及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A不符合题意;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涉及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B不符合题意;计算返回舱落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C符合题意;返回舱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涉及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025年第15届全运会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共同承办,“绿色”是全运会的主要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C.垃圾分类投放,并露天焚烧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C
【点拨】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可以净化空气,故A不符合题意;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可以减少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空气,故C符合题意;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假期在家承担以下家务劳动的过程中,会体验到化学变化的是()
A.整理衣物、床铺 B.生火煮饭、炒菜
C.饭后用清水洗碗 D.扫地、拖地
【答案】B
4.开展实验学习的前提是安全,下列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性物质的是()
A. B.
C. D.
【答案】C
【点拨】A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标志,不符合题意;B图中所示标志是毒性物质标志,不符合题意;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性物质标志,符合题意;D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性物质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C。
5.下列选项中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易升华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
C.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
【答案】C
【点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故选C。
6.同学们进行“取2mL
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滴加溶液 D.加热液体
【答案】B
【点拨】倾倒液体时,取下的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应朝向手心,A选项错误;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B选项正确;胶头滴管不能触碰试管内壁,C选项错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D选项错误,故选
7.如图是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1可知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B.由实验2可知蜡烛火焰分三层
C.由实验3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由实验4可知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
【答案】C
【点拨】将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A不符合题意;点燃蜡烛,可看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B不符合题意;点燃蜡烛,将干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C符合题意;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点拨】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与外界空气相通,不是密闭体系,无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选项不正确。
9.实验室中鉴别下列物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酒精和水——观察颜色 B.食盐和白糖——品尝味道
C.二氧化碳和氧气——闻气味 D.铁粉和铜粉——磁铁吸引
【答案】D
【点拨】酒精和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观察颜色无法鉴别,A不符合题意;不能品尝实验室中试剂的味道,以免发生危险,B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无色无臭的气体,C不符合题意;铁粉可以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被磁铁吸引,D符合题意;故选D。
10.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做过“母子火焰”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蜡烛的焰心温度最高
B.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C.子火焰中被点燃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答案】B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