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解析.docx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4·内江]]端午佳节,国人喜食粽子。下列制作肉粽的环节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食材 B.切碎腊肉 C.粽叶包馅 D.烧火蒸煮
【答案】D
【点拨】清洗食材、切碎腊肉、粽叶包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烧火蒸煮,发生了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2.在进行“探究稀硫酸与氧化铜的反应”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取少量氧化铜粉末 B.倒入少量稀硫酸
C.点燃酒精灯 D.加热
【答案】C
【点拨】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3.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钻木取火 C.滴水成冰 D.沙里淘金
【答案】B
【点拨】木已成舟,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钻木取火,发生了木材的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正确;滴水成冰,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沙里淘金,只是分离出黄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4.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2
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接触试管壁
C.酒精灯:熄灭酒精灯可用嘴吹灭
D.玻璃棒:常用于搅拌、过滤、转移液体
【答案】D
【点拨】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A错误;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B错误;酒精灯的熄灭方法: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C错误。
5.[[2024·青岛]]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液体 B.有特殊气味 C.易挥发 D.能燃烧
【答案】D
【点拨】颜色、状态、特殊气味、挥发性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
6.家庭厨房中,小明发现将食盐溶于水后,杯子中仍然是澄清透明的。为了探究杯中水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他蘸了一点放在嘴里尝了尝,发现水变咸了。“发现水变咸了”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收集证据 D.获得结论
【答案】C
【点拨】“发现水变咸了”,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收集证据。
7.下列实验操作中,两者必需接触的是()
A.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胶头滴管与试管
B.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试剂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C.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酒精灯
D.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手
【答案】B
【点拨】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胶头滴管应悬空垂直于容器上方,不能与试管接触,A错误;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试剂时,试剂瓶口应紧挨着试管口,B正确;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C错误;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应用试管夹夹持,不能用手拿,以免烫伤,D错误。
8.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硬,不溶于水
B.蜡烛浮于水面,说明它的密度比水小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稍有黑烟,放热
D.蜡烛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A
【点拨】蜡烛是白色固体,有轻微气味,不透明,质软,不溶于水。
9.[[2025·青岛莱西期中]]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先后”之分,否则会出现事故或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添加试剂时,先加固体,后加液体
B.将玻璃管与橡胶管连接时,先用水将玻璃管湿润,后将玻璃管旋转插入橡胶管
C.眼睛里溅进药液,先用手揉眼睛,后用水冲洗,严重时还要请医生治疗
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答案】C
【点拨】眼睛里溅进药液,应先用水冲洗,然后根据情况选择处理方式,严重时还要请医生治疗,不能用手揉眼睛。
10.[[2025·东莞期中]]在日常生活中用适当的方法来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其中利用化学性质来达到目的的是()
A.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B.自来水和酒精——点燃,看能否燃烧
C.金箔和银箔——看颜色
D.葡萄糖粉和面粉——投入水中,看是否溶解
【答案】B
【点拨】白醋具有酸味,白酒有特殊气味,能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气味属于物理性质,A不符合题意;将自来水和酒精分别点燃,能燃烧的是酒精,不能燃烧的是自来水,是利用可燃性进行区分,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B符合题意;金箔是金黄色的,银箔是银白色的,通过观察颜色可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