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x
第PAGE页
第一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中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如图是“承庆堂膏药”部分制作工艺,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选料研磨 B.麻油浸泡
C.烈火煎煮 D.滤汁存放
【答案】C
2.2024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
C.农田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D.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答案】C
3.天宫课堂中,航天员视频展示了“锆熔化与凝固”实验。锆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锆属于金属元素
B.符号“2Zr
C.锆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0
D.若碳?12原子的质量为a,则锆原子的质量为
【答案】D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读液体体积
【答案】D
【点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A操作错误;往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瓶的标签应朝向手心,B操作错误;检查气密性,长颈漏斗下端要加水形成液封,C操作错误;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D操作正确;故选D。
5.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中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
A.由16个原子构成
B.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是由碳、氢、氮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碳、氢元素质量比为9
【答案】D
【点拨】间苯二胺由间苯二胺分子构成,每个间苯二胺分子由16个原子构成,A不符合题意;间苯二胺中C、H、N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4×2)=18:2:7,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不符合题意;间苯二胺是由C
6.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所建构模型正确的是()
A.物质转化模型
B.空气组成模型
C.物质分类模型
D.原子结构模型
【答案】A
7.下列家务劳动涉及的化学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生活中不能用硬水洗衣服
不易洗干净且浪费肥皂
B
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隔绝氧气可以灭火
C
清洁家中的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D
在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答案】C
8.我国研制的双曲线二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验证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的第二次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液氧甲烷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B.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反应后生成和的质量比为22:9
【答案】C
【点拨】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故A错误;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故B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故C正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
9.如图是我国西汉青铜雁鱼灯及其示意图。灯油燃烧时,烟气通过鱼身和雁颈导入雁体内水中,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灯使用的青铜含有铜等金属元素
B.产生烟尘的原因是灯油不完全燃烧
C.转动灯罩隔绝空气,可使灯火熄灭
D.水能吸收烟尘,还能吸收一氧化碳
【答案】D
【点拨】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水不能吸收一氧化碳,D错误,故选D。
10.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物理性质相同
B.分类: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分析: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A
【点拨】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二者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故A说法错误;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故B说法正确;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霓虹灯,故C说法正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故D说法正确;故选A。
11.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A.图①:比较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②:验证CO2
C.图③: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D.图④:探究反应物间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答案】A
【点拨】A项图中实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温度均不同,不能比较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A符合题意。
12.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