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教用).docx
第PAGE页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2024·湖南]]空气、水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更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混合物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
C.空气中氮气极易溶于水
D.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最大
【答案】A
【点拨】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正确;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由氮气分子、氧气分子等气体分子构成,不存在空气分子,B错误;氮气难溶于水,C错误;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很小,约占空气体积的0.94%,D
2.春天,甘肃大部分地区易出现严重的沙尘天气。沙尘天气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
C.氮气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D
3.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 B.露天焚烧作物秸秆
C.煤炭添加固硫剂 D.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答案】B
4.075型两栖攻击舰拥有较强的综合作战能力,在保障海上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两栖攻击舰在建造时用到了钛合金,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中子数为()
A.22 B.26 C.48 D.70
【答案】B
【点拨】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钛原子的中子数为48?
5.[[2024·河北]]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自备的降温装置能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目的。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改变 D.数目改变
【答案】A
【点拨】冰升华的过程中,由固态变为气态,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的质量、种类、数目均不变。
6.[[2024·江西]]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我国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分离技术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稀土中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4.9g B.钬的元素符号为
C.钬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67 D.钬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答案】C
【点拨】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4.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A错误;钬的元素符号为Ho,B错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7,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钬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67,C正确;钬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D错误。
7.[[2025·厦门月考]]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物质的分类
C.物质的构成 D.原子和结构模型
【答案】C
【点拨】地壳中含量前五的元素从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钙,A错误。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错误。物质在宏观上是由元素组成的,在微观上是由原子或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可以形成离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可以分成原子,C正确。原子由原子核以及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错误。
8.氚(chuān)和氚的化合物在核反应、医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图为氚原子的微观构成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氚原子含有2个质子 B.氚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
C.氚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D.氚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答案】B
【点拨】由氚原子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核电荷数为1,核外电子数为1,A、C错误,B正确;氚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相等,D错误。
9.下列根据如图所示信息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①⑤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①②③④⑤表示五种元素
C.④表示的微观粒子符号一定为O
D.③⑤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答案】A
【点拨】①⑤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A正确;①②③④⑤共含有四种不同的质子数,表示四种元素,B错误;④表示的微观粒子可以是原子,也可以是离子,其符号不一定为O2?,C错误;③⑤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10.如图为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图)
A.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2:1 B.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水的电解是物理变化
【答案】C
【点拨】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所以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1:8,
11.下列关于分子、原